世间果然缘法奥妙,龙潜感叹着,闭上双眼,任凭思绪飞舞。
想当初,自己九岁时被带上衡山,师父白云子曾数次询问自己的身世来历,还有义父被追杀的缘由。
一则,当时自己年纪幼小,根本不清楚哪些是关键信息,哪些是琐碎消息,更不知道师父问的这些事情是为了打探义父母的行踪用的,所以夹七夹八的说得师父脑袋大。
二则,义父母用深深的爱,厚厚地包裹着两个幼小的心灵,小龙潜和小张文文根本就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情,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更何况当时因为跟义父分开了,正是伤心欲绝时只知道哭泣,每问一次便大哭一场,搞得师父很尴尬,还得回过头来设法哄自己开心。
渐渐地师父就不再询问了,并且为了让龙潜安心练功,不但不再与他多谈家事,还常常挖空心思转移他的注意力,目的就是让他用心学艺。
这也难怪后来自己逐渐长大,反过头来主动询问师父时,他却一句都不说了。还常常被师父教导,只有自身力量强大了,才能应付将来的所有不测风雨,既然已经出家,便一心修道和练武,不要用凡俗之事搅乱自己的道心。
这也难怪九年来,无论师父也好,大师兄姚火师也罢,在没有任何有用消息的情况下,如无头苍蝇一般,盲目在江湖上寻找和打听义父,自然是一无所获。
要不是在玉林庄大战后,大伙儿一起离开了翠玉谷,龙潜因为眼睛受伤一直被归乔松牵着手走路,为免尴尬才搜肠刮肚地寻找聊天话题,才会在互相聊起门派来历时突然回忆起,一家人闲坐时义母曾说自己是南阳人的信息。
这条儿时的信息被埋在记忆深处,没有特定的契机肯定是想不起来,不然现在也会跟师父、师兄一样漫无目标,乱碰运气了。
晚饭后的谈话,老丈还曾抱怨是龙潜惹上了推事院,导致义母田云娥惨遭横祸,这是他情绪激动时,话不择言,所以不必在意。
要知道那时自己也才九岁,何来惹是生非的能力?若是再往前推的话,三岁时便遭遇变故,更加不可能惹事了。
但作为江湖侠客的义父母是有这个能力的,可是他们没这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