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这些乡绅仿佛商量好似地,你方唱罢我登场:
    张典使献上宋徽宗用过的澄泥砚,却故意漏说缺了角;
    孙举人捧出苏绣《兰亭集序》,经线里分明掺着银丝;
    最绝的是钱庄刘东家,竟牵来个眉目清秀的书童,说是临过赵麟全部诗稿。
    “诸位盛情,麟实在惶恐。”
    赵麟第三次起身推辞时,发现李县令正在给跑堂比手势。
    转眼间,十二个梳双螺髻的丫鬟捧着漆盒鱼贯而入,盒中俱是上等佳品,或文房四宝,或孤本画作。
    “使不得!”
    赵麟霍然起身,腰间玉佩撞得案上杯盏叮当响,同时正色道:“学生未给家乡做出丝毫贡献,焉能受此大礼?”
    众乡绅听了,甚是尴尬。
    最后还是李县令笑着打圆场:“赵案首莫惊,这是咱们祁县父老的"润笔费"。”
    赵麟见推辞不得,便无奈道:“若是这样,那学生就借花献佛,把这些礼物赠给县学,以资鼓励那些上进的同窗。”
    他的这番行为,当然又引得众人的一阵赞叹。
    宴会继续进行。
    这时,屏风后转出个抱琴的少女。
    月白襦裙上绣着淡青竹叶,开口却是软糯吴语:“奴家新谱了支《折桂令》,请公子品鉴。”
    玉指轻拨间,竟将赵麟院试时作的《咏竹》填成了曲子。
    “好个"虚心抱节自凌云"!”
    李县令击节而赞,其他人也跟着附和了起来。
    “不过是侥幸得了几句残句。”赵麟端起青瓷酒盏,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轻晃。
    “倒是前日途经阳留书院,见山长新作《观云赋》,其"乱云飞渡仍从容"一句,颇有先贤遗风。”
    满座顿时响起赞叹。李县令抚掌笑道:“好个"乱云飞渡仍从容"!赵案首此番点评,倒让本官想起当年在国子监”
    对于这些奉承,吹捧,赵麟早已麻木了,不过神色还要做出感动的样子。
    “多谢县尊大人抬爱。”
    人家一个堂堂的县尊,给自己一个秀才这么大面子,该有的感激之意还是要有的。
    那李县尊顺势按住赵麟欲起的肩:“今日不谈风月,只论家常。听说令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家父吕奉先道界天下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盗墓:暴躁小梁,在线吐槽那夜,她似火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九幽剑帝逍遥小医尊你有天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