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8)页
    第581章  亚运会来了!!!
    “亚运成功,众盼奥运。”
    六年前,在汉城召开的亚奥理事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夏国凭借一部纪录片《燕京风光》,以43比22的票数压过倭国广岛,获得了第十一届亚细亚运会的主办权。
    消息传来举国振奋!
    “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夏国人胸中回荡的不仅有爱国情怀,还有拥抱世界的勇气和诚意。
    之后,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不过在开幕前相继发生的一些事情,令这项赛事的意义超出了体育范畴。
    随着金秋十月的即将到来,期盼已久的亚细亚运动会就要到来了。
    这是夏国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
    也是亚细亚运动会诞生以来的40年间第一次由夏国人来承办,可以说意义重大。
    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前10届。
    为了这次盛会,燕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群策群力,做好了一切保障工作,才使得这届体育盛会成为了全亚洲的狂欢。
    由于举办亚运会资金短缺,剩下6亿元的资金缺口。
    号召民间集资成了唯一的办法,为此亚组委专门成立了“集资部”,集资的原则是完全自愿、量力而行、越多越好。
    为了响应号召,全国人民包括海外侨胞都纷纷行动起来。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有主意出主意,通过捐款捐物、献诗献歌、义演义卖义诊、义务劳动和撰写文章、知识竞赛、街头咨询、影视宣传、商品宣传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支持、宣传亚运会。
    为了筹备亚运会所需的巨额资金,国家财力有限,社会集资成为必然选择。
    捐赠、出售转播权、卖广告、预售运动员村房子、搞体育彩票、出版邮票、热卖吉祥物、献诗献歌、义演义卖义诊……各个领域纷纷加入到支持亚运会的行列中。
    不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了集体募捐,许多普通老百姓也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参与其中。
    有一位老太太将10年攒下来的养老金捐给亚运会,仅
第(1/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壬祖传六零极品老太:你你还有你跪下!官道之绝对权力高武:系统晚到,36岁才是闯荡的年纪假结婚装恩爱,事成离婚他却疯了重生逆袭成仙,开局撞破公主做歌姬?八零大佬绝嗣?好孕娇娇一胎双宝!玄学美人直播牵红线,京圈霍总稳坐榜一僵尸:茅山小富翁,馋哭九叔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