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钟兴国又组织全中队进行模拟训练,在9月1日17时前,全中队就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这天傍晚,各个战斗小组向815高地隐蔽接近,并于2日5时前分别到达指定位置。
钟兴国将整个战斗分为五个战斗小组:李二牛小组为捕俘组,由排长李二牛率领8人组成;
第二组为侧翼攻击组,一排长带领一个加强班;
第三组为火力组,由代理排长刘卫国负责整个战斗的火力射击和掩护。
第四组由副中队长孙新春、医生周业建组成救护组,负责战场救护任务。
第五组,由中队长队长钟兴国负责,指挥120迫击炮排,负责远程火力支援和指挥。
9月2日7时10分左右,815高地两名敌人从工事钻了出来,一名敌人在高地监视,另一名敌人从高地上走下来,向通往四连方向的一条小路上取雷。
当敌军将一道拌雷取完后,这个敌人已经麻痹,当准备去取第二道拌雷时,钟兴国一声“打”的口令发出后,轻机枪、重机枪、狙击步枪、82无后座力炮等各种火力集中对815高地的敌人实施射击消灭该敌。
同时,8名捕俘手在李二牛的指挥下,突然跃起抓捕一名取雷之敌。
此时,敌周围几个高地的敌人密集火力向捕俘组压来,捕俘手丁晓拖住取雷之敌时,一发炮弹落在他身边,一声巨响,当场牺牲。
在这紧急关头,钟兴国及时命令侧翼攻击组迅速攻占815高地,阻敌增援。
指挥火力组压制敌人火力,命令救护组前出救护伤员,呼叫迫击炮连对敌后方阵地炮击实施压制。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钟兴国中队共毙敌13名,俘敌1名,并缴获部分枪支弹药。
战后总结,他们中队此次捕俘作战中一是光天化日捕俘难度大;
二是在敌前沿捕俘受敌火力威胁大;三是战斗是虎口拔牙危险性大;四是既是捕俘战斗又是袭敌高地战斗。
这既是侦察兵的袭击捕俘协同作战,又是各种火力综合运用相互协同的一种特殊战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