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别的,云汽厂实行了一种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单单这套模式,就让他们看得忍不住咋舌。
更别说那套近乎苛刻的质量管理体系,只要他们想到自己单位的那些工人,就自认学不会。
如此一来,那些想要买高质量汽车的单位,自然只能往云汽厂或一汽厂跑。
现在甚至有人喊出了“南云汽、北一汽”的噱头,虽然杨厂长说这个的时候一直表示太浮夸了,但压不住的嘴角骗不了人。
老杨同志还是很开森的。
云汽厂如此,隔壁的家用电器厂也不甘落后,自从去年陈凡请何青生帮忙、给李厂长引荐了省进出口公司的领导之后,家电厂就找到了财富密码。
他们一方面通过供销社和百货公司,往全国各地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已经出口了好几批家用电器,而且看趋势,数量也越来越大。
如今他们已经引起省进出口公司和省轻工局的重视,不仅给了大笔的出口补贴,还有大量设备和技术支持。
在云湖地区的地位,大有追赶云汽厂的势头。
分出去的两家公司都越来越好,反倒保留原有业务的机械厂,还没多少起色,也难怪薛厂长他们会着急。
此时陈凡听见薛厂长说,现在机械厂也有催货的电话,自然有些惊讶。
薛厂长听到陈凡的话,似乎对他的意外非常开心,不禁哈哈笑道,“你是不知道啊,上个月的时候,京城办了个工业展销会,有好多单位报名参展。
虽然机械厂在京城没有办事处,可是云汽厂和家电厂都有啊,我就请他们帮忙报了名,然后找人带了一批设备过去,结果你猜怎么着?
当时抢着下订单的单位就络绎不绝,不仅工业缝纫机订出去了好几千台,就连你指导发明的孵化机,也入了农业部领导的法眼,他们直接向江南工业局下了一千台的订单。
这不,现在的机械厂并不比另外两家兄弟单位差,我们所有工人都齐上阵,拿出了二十年前的那种干劲,每天都是热火朝天……”
陈凡握着话筒,眼睛盯着旁边的座钟,默默给他计时。
最后掐秒,这段吹牛足足吹了5分36秒。
我的电话费!
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