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君抬眼望去,果然看见了前面扁舟上的三名男子。
最前面的大约三十多岁,身形瘦长,孔武有力,腰间配有长剑,一看便知是行伍之人。
而他身后,有一老将,有些矮胖,双臂粗壮,下盘稳重,双眸锐利。
最后一人,竟是熟面孔。
张婉君“咦”了一下,倒叫常自在分外紧张,“殿下,来了个老熟人。”
“白慈恩?”
“没错。”
常自在却没听说过。
不过看张婉君那神态,常自在更是戒备。
而船上的三人,白慈恩却最先看见徐振英,虽然当年徐振英也在黔州,可白慈恩却只见过明小双、张婉君等人。
那个时候徐振英就已经颇有威名,托她的福,白家还狠狠的出了一回血,花二十万两银子将他赎回,也让他一度在家人面前颜面无光。
当时白慈恩自然觉得受辱,可事后想起来,他已经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复盘整件事的时候,才觉此女聪慧。
徐振英动动嘴皮子,二十万两银子,保住了他的性命,也收买了土人的忠心,可谓是一箭双雕。
可说到底,徐振英不过是拿白家的银子,做她的顺水人情。
白慈恩午夜梦回,总是不得不感叹此女的手段。
再然后,他到了北境,徐振英的名号却是如影随形。
尤其是当江永康一举夺下东境三城时,整个北境都无比震惊,军队里讨论徐振英的人越来越多,再知道邱菊娘带着学生来军队里接种牛痘疫苗,徐振英的名声在北境之中到达顶峰。
现在想来,这何尝不是徐振英收拢人心的手段之一?
她总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在人没有防备和察觉的时候,忽然就张开血口大盆——
白慈恩如今亲自见到徐振英,心中不得不感慨。
他定定的望着她,似乎要将她的模样看个清楚,似乎想要知道自己这些年追赶的人长什么模样。
看起来…很平平无奇…
五官并不算出众,和常人没有什么异常的模样,只不过穿着更奇怪,头发也很奇怪。
但是那双眼睛,却如大海般讳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