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秋霜到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成为金州府在皇宫内的暗探。
而眼下,她堂堂嫔妃,竟也肯对凤儿低声下气。
“社友,北境合谈的消息一传进来,宫里的人都乱了套。光是我宫里,就已经跑了三个人。估计眼下,大家都在想法子保命。”
凤儿点头,一双锐利的眸子望向杨太监,“前朝有没有动静?”
杨太监虽说是个太监,可到底行走方便一些,因此耳目更加聪明。
“昨日陛下召群臣入宫商讨对敌大计,朝堂只来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其他的要么是称病不来,要么就是干脆闭门谢客,来的都是大周的老臣,他们商讨了半日,宝华殿内争执声音很大,奴才们不敢靠近,因此也没听到什么具体的风声。”
“你们做得很好,打探消息第一条就是保护好自己。”凤儿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肯定,果然杨太监眉目舒展,倒是一侧的敬嫔略有焦急。
她这投靠了金州府,为何感觉自己还不如一个太监有用?
这落差感让敬嫔情绪有些低落,更有些着急。
“周勉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凤儿微微勾唇,“这些大臣们也很有意思。这是想当墙头草啊,典型的既要又要。杨社友,百官里有没有可以拉拢的?比如平常不排斥金州府的,且表现出来愿意向我们靠拢的人?”
杨太监一时汗颜,“徐社友,我等位卑言轻,也不敢和前朝的人过多联系。”
“哦,忘了你们这边后宫不能干政。”相较于杨太监的紧张,凤儿倒是没怎么计较,又问,“那侍卫或是禁军中,有没有认识的人?”
汪秋霜心里一紧,立刻道:“社友是想联合武将来个里应外合?”
凤儿认真的盯着汪秋霜,“依你之见,这事可能性有多少?”
汪秋霜说不上来,她本就是深宫妇人,不过是仗着自己有几分才情才颇为自傲。
可是自从加入了大同社团,他们隔三差五的组织在一起学习,汪秋霜才知道自己的手腕只能在后宫之中,到了政务上,她还稚嫩得很。
好在这位徐社友从来都是鼓励,即使她明眼看出社团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