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全都分列道路两侧,很有默契的腾开中间的道路,伴随着大部队的启程,车轮缓缓往前,人群之中山呼海啸不绝于耳。
“这以后…殿下怕是不会再回来了吧?”
“那是当然!汴京城才是正儿八经的天子脚下,咱金州府拿什么跟人家比?”
“那也不用妄自菲薄!我们金州府可是殿下的发家之地,自然灵气充沛。交通更是四通发达,位置也就比兴元府差了那么一点点,可咱们这里发迹早,更是人杰地灵,这么好的一块地,殿下为何要走呢。”
“这位兄台说得有理,反正历史上有不少迁都的。我看不如咱们联名给殿下上书,请她考虑迁都至金州府!”
“这法子好!”
这人的话立刻引起一片赞同之声。
天子脚下,寸土寸金,若是真能定都金州府的话,金州府的地皮价格肯定更是水涨船高。
也因此,金州府的老百姓自然想定都于此,这辈子也享受一回当京城百姓的滋味。
“迁都的事情怕是不好说,这大部队的人都走了,我看八成是还得落脚在汴京城。我看哪,与其想着迁都到金州府,不如想点实在的。”
“啥实在的?”
“比如去汴京城做点小生意啊?”
有人立刻不以为然,“做啥生意?人家汴京城,那是皇城根下,那边老百姓啥没见过?”
“没见识。咱金州府的东西都是新物件,谁见过?不说卖东西,就说咱去汴京城,咱会拼音,再不济也能当个老师吧。”
“呀,这话说得妙!之前殿下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得推行全面教育,那老师都是供不应求。就说汴京城的老百姓再住在皇城根下有啥用?他们见过拼音吗?学过算数吗?我看着倒是条好路子!”
“对啊,跟着殿下走,总有挣钱的机会!”
人群中立刻有人一脸所思,似在思考可行性。
而被人群中央簇拥着的三房人自然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祖母黄氏坐在最大的马车之中,不住的掀开帘子冲送行的百姓们招手。
老人家热泪盈眶的跟自己的老伙伴们挥手告别,又拉着苗氏的手:“唉,这辈子就没想到有这么享福的日子,没想到临老了倒是沾了六丫头的光。这六丫头吧,她打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