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表情严肃:“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国际业务部门,你们有没有和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进行沟通协商?了解他们的具体诉求和政策调整的目的?”
小刘无奈地说:“周总,我们一直在积极沟通,但进展缓慢。这些国家的政策调整主要是出于保护本国数字产业和数据安全的考虑。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转机。通过与当地企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以技术共享、联合研发等方式,有可能缓解他们对我们的抵触情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绕过贸易壁垒。”
周胜思考良久后说道:“与当地企业合作是个可行的办法,但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确保双方利益共赢且不损害企业的核心利益。法务部门要重新评估国际合作中的法律风险,制定应对贸易摩擦和数据监管的法律策略。市场部门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政策变化,调整营销策略,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例如,在一些对我们产品需求较大但贸易壁垒较高的国家,可以考虑在当地建立数据中心或研发中心,实现本地化运营。”
法务部门的小冯说道:“周总,我们会仔细研究各国新出台的贸易政策和数据监管法规,为企业的国际合作和业务运营提供法律保障。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同时,与国际法律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在国际法律舞台上为企业发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市场部门的小陈也说道:“周总,我们会针对不同国家的市场特点和政策环境,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比如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水平;在一些发达市场国家,加强与高端客户的合作,推出高端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形象。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渠道,如与当地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在企业艰难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也成为了关键课题。行政部门的小张向周胜反映:“周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日益复杂,我们现有的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