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子将(齐王攸表字)忠厚,必无二心。&34;武帝的辩白显得虚弱。荀勖敏锐捕捉到天子称呼的变化——从朝堂上的&34;齐王&34;变成幼时乳名,恰似猛虎收起利爪时的温柔假象。
老臣突然以额触地:&34;臣请陛下试诏齐王归国!&34;他太熟悉这位帝王的猜忌,当年正是用同样的法子让武帝怀疑叔父司马伷,&34;若百官无议,足证臣妄言;若起波澜,足证臣无虚言&34;尾音淹没在风雪声中,却比任何言语都震耳欲聋。
铜漏的水滴声突然格外清晰。武帝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竹简毛边,恍惚看见二十年前的司马攸——那个总被群臣称赞&34;肖似宣帝&34;的弟弟,在春猎时替他挡下野猪的少年,如今竟在朝中织就如此庞大的网。
&34;准奏。&34;朱笔终于落下,在试诏文书批红的刹那,连枝灯爆开一朵灯花。荀勖低头谢恩时,嘴角扬起如释重负的弧度。他太清楚这道试探性诏令的威力:无论齐王是否奉诏,猜忌的种子已深埋帝心。
子时的雪粒子砸在琉璃瓦上,荀勖的官轿碾过朱雀门外的车辙印。老臣掀帘回望,宫墙上的守夜灯笼在风雪中明灭不定,恍如漂浮在黑色海洋上的点点血光。他知道明日早朝的太极殿,将掀起比这场风雪更猛烈的波澜。
正月初一的晨钟撞碎洛阳城头的薄冰时,太极殿前的铜雀已被霜花覆满。卯时三刻,三百石以上的朱衣官员沿着龙尾道鱼贯而入,玄端礼服的窸窣声里裹着不安的私语——昨夜中书省通传的加急朝会,让元日大典蒙上了诡谲的阴影。
&34;光禄勋到——&34;谒者的长喝刺破黎明,庾旉在殿门阴影里拦住秦秀:&34;昨夜齐王府车马进出不绝,怕是&34;话未说完,殿中将军已按剑喝令:&34;博士不得私语!&34;
大殿九重玉阶之上,武帝的十二旒冕冠垂珠微颤,衮服山纹在百盏青铜灯下泛着冷光。黄门侍郎捧着黄帛诏书的手指关节发白,他身后那面錾刻二十八宿的屏风,正倒映着群臣惊疑的面容。
&34;诏曰:齐王攸忠勤王事,着即归临菑封国,三日后启程,无令不得返京&34;黄门侍郎的宣诏声突然被靴履摩擦声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