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够了!&34;
武帝突然暴喝,枯瘦的手掌拍在青玉案上,震得司马懿传下的螭纹玉镇纸滚落阶前。一口黑血喷在改元诏书上,将&34;太熙&34;二字染得狰狞可怖。
常融慌忙搀扶,却见老皇帝死死盯着卫瓘手中的粮草册——那是他平定天下后亲手所赐&34;国之干城&34;金印的拓本。杨珧向常融使了个眼色,宦官尖声喊道:&34;陛下圣体违和,散朝——&34;
暮色透过雕花长窗斜射进来,将九龙御榻上的血渍镀成暗金。群臣退出时,杨骏的玉带钩故意撞上卫瓘的进贤冠,一时之间,青珠滚落满地。
宫门缓缓闭合的刹那,一阵寒风卷着雪粒扑入大殿,熄灭了三盏长明灯。常融望着御榻上蜷缩的帝王,突然想起二十八年前的那个冬日——也是在这太极殿,司马昭将玉玺放在儿子手中时,殿外响起了第一声惊雷。
太康十一年正月初一的洛阳城,入夜后突降暴雨。昭阳殿檐角的铜铃在狂风中乱响,杨后(杨芷)独坐内室,面前紫檀案上散落着司马懿留下的象牙算筹。鎏金博山炉腾起的青烟中,她指尖划过算筹上&34;三杨&34;二字——那是三十年前司马懿平定辽东时,用来推演弘农杨氏运势的旧物。
&34;父亲到何处了?&34;
&34;车骑将军已过永巷。&34;侍女话音未落,殿门轰然洞开。杨骏的玄色大氅挟着雨气卷入,身后跟着浑身湿透的卫尉杨珧。水珠顺着杨珧的犀甲纹路滴落,在青砖上汇成蜿蜒的小溪。
&34;这是十二门戍卫名录。&34;杨珧展开羊皮舆图,弘农籍将领的名字被朱砂圈得密密麻麻,&34;上东门守将王尚,乃王浑长子。明日便调其部曲西征羌胡!&34;
杨骏指尖划过洛阳城防,在武库位置重重一按:&34;换上你从弟杨劭,今夜就交接兵符。&34;
窗外闪电骤亮,映出杨后手中密诏的&34;悉委杨公&34;四字——那是她趁武帝咳血昏沉时,握着他的手摹写的笔迹。雷声炸响的刹那,案头算筹突然散落,竟拼成&34;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