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熙元年四月己酉,子时三刻。当更漏声穿透重重宫闱时,侍中杨珧正带着两百死士潜伏在端门阴影中。这位杨骏胞弟的甲胄下,藏着连夜伪造的遗诏——原本要传召汝南王入京辅政的旨意,已被悄然改为&34;诸王各守藩国&34;,其中“汝南王司马亮与太傅杨骏共同辅政”却是已变成“由太傅杨骏辅政”,汝南王已被删除的一干二净。不仅仅如此,杨骏更是心生躯离司马亮之意,他早已经安排好。杨珧自然也知,当他忽的看见宫墙东南角的火光大盛之时,不由阴笑:“兄长好快,杨济正率领北军正在焚烧汝南王府在京别院。”
太极殿内,杨骏将传国玉玺重重按在新绢上,玉钮与金匮相击的脆响惊醒了昏睡的司马衷。&34;舅父父皇他?&34;太子惶恐的声音让杨骏嘴角微扬。这个智力停留在童年的外甥,永远都不会知道,就在两个时辰前,他派黄门侍郎段广截住了发往汝南的驿马,更不会明白为何要连夜改元&34;永熙&34;——唯有以新君践祚为由急速改元,才能跳过先帝丧期的&34;逾年改元&34;祖制,让群臣来不及质疑遗诏真伪。
&34;陛下请看,&34;杨骏将诏书推到司马衷面前,&34;永熙者,取《尚书》&39;永清四海&39;、《诗经》&39;维熙缉照&39;之意&34;他刻意忽略了这个年号与曹魏明帝&34;景初&34;改元&34;正始&34;的相似手法。殿外传来整齐的甲胄碰撞声,中护军张劭已率羽林军完成太极殿合围。
五更时分,当第一缕晨曦染红铜驼街的望楼时,太常羊琇的牛车在宫门前被拦下。这位执掌礼制的九卿之首,颤抖着展开刚刚收到的改元诏书:&34;国丧未毕而行嘉礼,此乃悖逆人伦!&34;他的怒吼惊飞了檐下栖鸦。按照《白虎通·丧服》之制,诸侯五月而葬,期间不得举吉礼,而杨骏竟在武帝崩逝次日便改元易号,实属骇人听闻。
与此同时,崇华殿西厢的秘室内,中书监华廙正将密函塞入竹筒。这位出身平原华氏的谋臣,已从改元诏的笔迹中窥见端倪——杨骏代笔的&34;熙&34;字最后一捺,惯性地带出武将特有的顿挫,全然不似武帝晚年虚浮的笔锋。当信鸽振翅飞向青州时,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