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却是不让,立马出列质问。
皇帝曹芳也是心有疑问,司马懿说不可,必有理由,且听司马懿奏本:“司马爱卿,只管奏来。”
“先帝在时,边关虽偶有变乱,然则转瞬即平,我大魏可谓是安定繁荣,那时,先帝便就已修建了众多宫室,且无论规模还是形制皆奢华壮丽,蔚为壮观。然,即便如此,却也是使百姓劳役繁重,民间因此也有疾苦。臣征讨辽东回来之时,服劳役的百姓尚且还有一万余人,工程不可谓不宏伟。皇宫之中,更是富丽堂皇,雕琢玩赏的物件数以千计也谓为不过。现陛下新登帝位,应抚恤百姓,勤俭节约,停下宫室修建,让服劳役的人全都回去赋田为好,如何又提皇宫修缮之议?微臣实觉万万不可!”
字字句句,皆是铿锵有力。
“宣公,如今大魏威泽四海,陛下新登帝位,应修缮皇宫以威严我大魏,哪有如此多的荒谬理由?”
曹爽忍不住急切反驳司马懿。
皇帝曹芳即刻止了,转问群臣。
群臣中却也是争议起来,有的说修,有的叫停。
一时间,大殿之上,杂杂然一片,修与不修皆都拿捏不准了。
“众位爱卿,且住了,就依了先帝遗诏,凡朝廷之事,当先咨于太后而后施行。”
皇帝曹芳言罢,便就在太监的一声退朝中离了大殿,直奔永宁宫而去。
永宁宫内,郭太后听完,稍作沉思:“修缮皇宫之事当依司马懿之奏。不仅仅准奏,且要奖赏司马懿,以示皇帝以天下百姓为先,社稷为重。”
少帝听了,颇觉为妥,旋即宣诏不纳曹爽之议而采司马懿之谏,并封邑司马懿。
此事遍传坊间,百姓无不赞叹司马懿。
曹爽自然是气愤郁闷,不仅仅是气愤郁闷朝堂之议被否,更加气愤郁闷的是,郭太后竟然站在司马懿一边,实实的难以接受,然皇帝已然宣诏,却也无可奈何。
然就在曹爽愤愤郁闷之时,却是边关传来战报:吴军声势浩大,兵分四路出击曹魏:扬武将军全琮所部进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所部进攻六安,车骑将军朱然所部进攻樊城,大将军诸葛恪所部进攻柤中。
战事当前,不敢大意,皇帝曹芳即刻登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