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据理力争!
“司马懿,还未出征,如何就如此长别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
曹爽怒问。
眼见朝廷之上,就要刀光剑影了。
伐蜀,对于曹爽来说,事关他的心头之事,自然不会相让:“诸葛亮已亡,姜维也已兵退至涪县,汉中兵力也仅仅区区三万。如此形势,必然要伐!”
曹爽急切间把话说死,已无再议余地!
曹爽毕竟是首辅大臣,情至如此,司马懿也只得退回本列,不再阻止。
即刻禀了郭太后,郭太后知朝堂形势,沉思片刻也只得回了懿旨,依了曹爽。
皇帝曹芳无奈之下,也只得准奏。
曹爽事遂人愿,伐蜀之议尘埃落定。
公元244年,曹爽率大军七万出洛阳,至长安与征西将军及都督雍、凉军事的夏侯玄合兵一处,两军相加共计十余万大军。
曹爽遂任夏侯玄为征西大将军,司马昭为征蜀大将军,雍州刺史郭淮为前锋,自骆谷口傥骆道军指汉中平阳关。
司马昭,自不必说,司马懿的儿子。
郭淮,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等君主,堪称曹魏的功勋名将,长年追随司马懿征战,可谓为司马懿的心腹爱将。
夏侯玄,曹爽姑姑的儿子,司马懿长子司马师的妻兄。
曹爽浩大的进攻之势犹如泰山压顶,刚入骆谷口傥骆道便被蜀军细作探得,即刻报入阳平关。
阳平关魏军不足三万余人,闻曹爽十万大军将至,不由皆大惊失色。
平阳关守将乃是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
王平,字子均,汉末巴西郡宕渠賨人,作战英勇而严整,在蜀国素有平安三侯之美誉。王平全权负责汉中军务,见平阳关诸将如此惊慌,便就急升军帐议事。
“各位将军,皆已知晓魏国首辅大臣曹爽亲统十万大军压境而来,直逼我平阳关,情势严峻,不知各位将军有何计御敌!?”
王平端坐于大将军案前,问完巡视诸位守将。
然大帐之中,却是异常安静,没有一个将军说话。
王平心知肚明,只怕诸将被曹爽如此大的泰山压顶之势吓住了:“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