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话,孙朝阳对王二是极其佩服的。首先佩服的就是他的勤奋,这家伙简直就是打字机。他手头有几本约稿要写不说,平时还要写剧本,每写好一集就会穿过半个北京城去找冯拱和导演推敲斟酌。
冯拱老师的社会资源丰富,竟给他拉到了资金组建了班底。
他找的是西影,导演杨亚洲说是新人也对,可出道时拍摄的《背靠背脸对脸》就获得了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擅长拍喜剧电影,这次执导《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倒也合适。
接下来就是找演员了,冯拱先生自然担任主演。女主角李云芳他找的是一个新人,以前也没有什么名气。至于其他演员,则都是老戏骨。比如扮演张大民母亲的就是李明启,扮演张二民的则是丁嘉丽。扮演李木勺的是李琦。李琦这个时候还没有多大名气,要大红大紫,还得等到九十年代的《水浒传》中的牛二,《甲方乙方》和《东北一家人》。
另外,冯拱还拉了师叔侯耀华来客串了一个角色,壮壮声威。
这些都不是孙朝阳关心的事情,他关心的是王骁波的剧本弄得怎么样,是否和真实历史上一样。王二虽然是个天才,可天才写的东西未必就能被普通人接受,所谓曲高和寡,别搞砸了才好。
所以,从一开始,孙朝阳就一反以前的懒惰,和王骁波谈了几次自己的改编思路。
二人首先弄的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几个配角的名字,都要改。
张二民改成张大雨,张三民改成张大军,张四民改成张大国,小妹改成张大雪,方便观众记住。
至于故事,依旧用的是原片。
孙朝阳写了个两千多字的大纲扔给王二。
王骁波却持反对意见,说,孙朝阳这个大纲感觉太支离破碎,二民、三民和四民的故事各成一段,互相没有什么联系。
孙朝阳解释说,这不是用张大民来做线索串吗?在他看来,一部小说,或者说一个长篇故事,就像是一串珍珠项链,配角是珍珠,而主角就是用来串人物串故事的那根线。
王二继续反对,说,文艺作品不是应该突出主角吗?要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
另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