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他功成名就,已经是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延安文联请于老师来给学员们讲讲先锋文学,他是个喜欢玩的人,就喜滋滋过来了,然后被冻得鼻涕长流。
孙朝阳又问于华住哪家酒店,在延安期间好去找他玩。
于华得意洋洋:“东圣酒店,很高级的。听人说,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延河和宝塔山。”
孙朝阳哈哈一笑:“我也住那里。”
“这不是巧了吗?”于华又问:“朝阳,带火柴没有。”
孙朝阳:“我又没有抽烟,带什么火柴。”
于华是抽烟的,满面都是失望:“走得匆忙,坐了几个小时飞机,憋死我了。”
当下就和孙朝阳出了候机室大厅,沿着公路朝远处的延安城走去。
夜里的风很冷,很干燥,口鼻里全是灰尘的味道。
但天空却满是繁星,看起来如此高远。
于华虽然忘记带火,却带了手电筒,拧亮了,光柱子刺向前方。
光线反射到二人身上,黑白对比,宛如罗勃朗油画《夜行》画面。
两人有一段时间没见面,自然要谈文学。
孙朝阳说于华在收获和北京文学发表的四部作品他都看了,个人风格已经成熟,于华你可以考虑写写一些更重要的作品,或者说写成名作代表作。
他心中暗笑:下一步于华你可以写《河边的错误》和《现实一种》了。
《河边的错误》是于华早期创作集大成者,是对青年时代创作的总结,标志着他创作生命的彻底成熟。
后来,九十年代初于华出短篇小说合集的时候,就用《河边的错误》做书名。
于华说:“朝阳,我看了你的《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孙朝阳:“多提宝贵意见啊。”
于华摇头:“提不了,作品很好。朝阳,我读的时候不停感叹,牛逼,真牛逼,太特么牛逼了。一个作家,就是应该写一部这样的作品才不枉此生。”
他来了兴致,忍不住引亢高歌:“对坝坝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那就是咱们要命的二呀妹妹。”
可惜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