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翻飞,后台也有些时日没交稿子了,看来得抽空作业了。
天幕下,众人也记得起被外国申遗的各种中国文化。
不禁有种心气郁结的感觉,自己人不发扬光大便宜了外人啊,小偷都光明正大的抢了。
文化需要宣传,更需要牢牢抓住啊。
冷晓云滑动页面,下一刻出现了新内容。
众人一看博主,诶,刷到真人了。
【这道菜是女娲做的吧。美食博主复原烧尾宴】
人们想起,开始这九月和南翔是美食博主出圈的,看着画面上的小人儿,有人疑问,这是吃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后世的玩具模型,也太逼真了。
【你以为这是手办?它其实是一道菜。
这就是失传千年的素蒸音声部。
其实我是想把整个烧尾宴都复刻出来,但是,烧尾宴五十八道菜,光这一个菜我就学了一年。】
唐中宗李显时期的臣子对天幕上的画面并不陌生,要知道他们其中有人还亲口尝过呢。
唐代的“烧尾宴”举办过很多次,五十八种菜点的名称以及后人的批注,都可以窥得当时的奢华景象。
“乖乖,这是给人吃的吗?”
“楼上,你这话夸人呢还是骂人呢,什么叫是不是给人吃的”
“害,我们这种人哪有机会看见这样丰盛的菜肴,太惊讶了”
“这样的工艺都可以是艺术品了,食物,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百姓们也没见过这样精巧的食物,平日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山珍海味那也是达官贵人吃的。
【素蒸音声部虽然失传了,不过我想或许能用面塑技艺重现这道菜。
“哇,这也太细了吧”
这么精致的面人儿是我能做出来的吗。
老师还说,烧尾宴作为大唐最顶级的宴席,可能要求更高。
素蒸音声部的精巧程度犹有过之,我只能尽量去试试了。】
大唐没吃过的人:他们这的?自己没吃啊,太垂涎了!
已经闻名盛唐的历朝人:不愧是大唐,一顿饭都能这么有逼格。
但想想,后世非遗的文化还真多,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