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所以铁营的前锋部队五天时间就抵达了颍州,然后辎重部队和跟随铁营的贺一龙、张一川等部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全部都抵达了颍州。
铁营这一路大概有将近二十营的农民军队伍,总人数差不多有十五万人左右,这十五万人马人吃马嚼每天的消耗量非常的大。
再加上这一路过来为了赶路所以沿途并没有攻打州县城池,仅在城池附近的乡镇吃点大户而已,所以各营的粮草缺口非常的大,于是王铁便决定打下颍州补给一波。
然后一鼓作气直扑凤阳,此时的凤阳距离颍州只有三百多里的路程了,铁营的细作甚至都已经潜入到了凤阳府城内。
铁营从河南进入到南直隶之后并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也没有见到官军的探马在他们附近游曳,就仿佛那南直隶的官军当他们这十几万人马是空气一样。
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还是大明朝的官僚作风所导致的,那凤阳(淮扬)巡抚杨一鹏至今都不知道中原地区聚集上百万流寇的消息,凤阳的留守使朱国相同样也不清楚河南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凤阳镇的两个最高文武官员对中原情形的了解仅仅是从邸报中得知有大量秦寇入豫的消息,至于到底有多少陕西流寇进入河南他们就不得而知也没有去打听。
那兵部几次前些日子收到了河南巡抚的呈文报告,几次下令凤阳巡抚杨一鹏加强戒备,但这杨一鹏就当没听见一样。
反正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他看来这贼寇又不是在他们的防区闹事,所以他们也就懒得去管。
而河南官府那边的操作则更是离谱,河南那边对于中原流寇大规模聚集的情况虽然向上报告,但是并没有通报领省,而是捂着盖子不让同僚知道,生怕领省的同僚知道弹劾他们河南的官员剿贼不力。
所以在这大明朝上上下下的一通骚操作下,在中原地区的农民军主力居然毫无阻拦的进入到南直隶地区。
但凡那杨一鹏稍微干点正事,派兵在凤阳府的西部的几个州县驻守,那贼寇也不可能如此轻松的进入道南直隶境内,即使那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