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电影节的形式,国内成熟的电影节有金鸡、百花,金马、金像这些,应该用哪一种评选方式呢?
然后电影节要发奖,这个奖应该叫什么名字?还有电影节评选的范围之类的。
徐风这次来,也带来了杨叶的一些意见。
杨叶指出了金像奖当初设计时的一些缺陷,不建议珠海电影节的评奖方式按照金像奖的方法来办。
又指出金鸡奖比较注重意识形态,这放在内地没错,但既然珠海电影节评选的是两岸三地的电影作品,那就要适当地放弃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所谓“搁置争议,共同发展”嘛。
而百花奖那种靠大众评审来评奖的方法,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一些电影可能不会在国内上映,观众都没看过,怎么评选?
杨叶建议珠海电影节应该参考金马奖的模式,并直截了当地说明,在两岸三地的这些电影节中,金马奖是最公正的!
只不过金马奖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比如不允许大陆电影参加。
如果能够按照金马奖的模式,办一个不止是两岸三地,甚至全球华语电影都可以参加的电影节,那绝对华语电影界是一庄盛事!
徐风转述杨叶的话,把现场许多人说得热血沸腾,尤其是李市长,高兴得不得了。如果真能实现,这统战价值不是杠杠滴啊?
就连台湾电影人也觉得这个提议老牛逼了,也表示支持。
却不知道,杨叶说出这番话是在掘金马奖的坟墓。
金马奖在九十年代后期成为华语电影节第一奖,就是因为开放包容的姿态,把华语电影全部涵盖进去了。
现在珠海电影节搞在了它的前面,那金马奖还搞个屁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