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我们甜水坊主要是煮茶调奶茶,站着坐着都能干。你会算数不?&34;
少年眼睛更亮了:&34;会!我、我还会认字,跟庙里的老和尚学的&34;
原来少年名叫阿福,父母早亡,靠给各家打零工过活。
因为腿疾,常被人嫌弃,只能做些最脏最累的活计。
&34;月钱二两,管早午两顿饭。&34;小牛拍拍胸脯,&34;你要是愿意,现在就能跟我回铺子试试手。&34;
阿福激动得语无伦次,连连点头。
这时旁边一个卖杂货的摊主却插嘴道:&34;小老板,你招个瘸子回去,不怕晦气?甜水坊现在可是名店了&34;
旁边的人附和道:“就是啊,怎么什么人都用啊!”
小牛一听就火了:&34;什么晦气不晦气的!阿福兄弟脑子灵光着呢,比你强多了!&34;
阿福低着头,觉得今天这话尤其刺耳。
小牛站在阿福面前,冲旁边说闲话的人发飙:“都是老百姓出身,自己还瞧不起自己,别人怎么能瞧得起你?”
说完拉着阿福就往回走,气得那摊主在后面直骂&34;不识好歹&34;。
回到甜水坊,顾宁和乐哥儿正忙得脚不沾地。
小牛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顾宁只匆匆打量了阿福一眼,就点头道:&34;先试试吧。乐哥儿,教他认认原料。&34;
乐哥儿擦了擦额头的汗,带着阿福熟悉各种茶叶和香料。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阿福只听了一遍,就能准确说出每种材料的名称和特性,甚至能复述小翠随口提到的几个配方比例。
&34;天啊,你这记性也太好了!&34;小翠惊叹。
小牛得意洋洋:&34;看吧,我就说阿福兄弟不一般!&34;
阿福听了小牛的话害羞地低下头,手上的动作却一点不含糊。
他清洗茶具的手法干净利落,称量香料时更是分毫不差,连顾宁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正当众人高兴时,店门口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34;听说你们这儿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