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太守耿夔,亲自率领本郡将士,迎战高句丽的军队,大破之,并斩其渠帅。
高句丽全国震恐,此后数年,多次派遣使者出使大汉王朝,请求修复两国的关系,并愿意每年进献本国特产,成为大汉的属国。
汉和帝之后,高句丽时而反叛,时而归附,摇摆不定。
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大汉王朝对于这个摇摆不定的属国忍无可忍,玄菟郡太守耿临率军入侵高句丽。
煌煌大汉只凭一郡之兵就攻克高句丽王都,斩首数百级,高句丽王伯固亲自乞求投降,汉灵帝便将高句丽领土划归东汉辽东郡治下。
数年后,又改属玄菟郡治下。
东汉末年,高句丽见到汉王朝政治腐败,外戚宦官干政,诸侯割据严重,地方豪强屯集私兵,百姓生活困苦,一副天下将要大乱的样子,心思又开始活泛了起来。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公孙度在同乡徐荣的举荐之下,担任了辽东太守。
公孙度曾经在担任玄菟郡佐吏期间,熟知高句丽善于摇摆的历史。
于是在上任之后没有多久,向东征伐高句丽,大胜之。
自此之后,高句丽彻底成为辽东的属国,公孙度扩张海东期间,高句丽国王伯固畏惧公孙度的杀伐果断,派遣军队听从公孙度的调度。
公孙度治军有方,迅速平定辽东郡、玄菟郡内的不服势力后,又将辽东郡一分为二,分别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开始不听大汉朝廷的命令。
公孙度甚至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俨然一副不将汉王朝放在眼里的态度。
…………
康居国位于乌孙国西部,康居人与大月氏人属于同种。
在西汉宣帝年间,匈奴爆发内乱,五单于并立争夺霸主之位。
郅支单于看到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支持下实力大增,于是谋求向西发展,当时康居正和乌孙爆发战争。
康居王立刻迎接郅支单于的部队来到康居国,将他们安置于康居与乌孙国的边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