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我们得到种子的时间过晚,早熟稻的育苗、插秧又比较仓促,以至于到了十一月的寒冬,才是收获的时候。
二来,幽州这些年越来越冷,即使是具备抗寒且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的早熟稻也有些难以适应。
这一批早熟稻能收获五成,足以说明此稻种的优秀。
如果是我们大汉现有的稻种,能收获一成已经烧高香了。
当然,解决办法我也想好了,明年开始只要在今年的基础上提前一个月播种,加上公厕已经开始普及,水稻又是一种喜水喜肥的农作物,有了公厕为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肥料,应该能在寒冬来临前就能收获。
可以避免因寒冷的天气而带来的各自意外情况。”枣轼一丝不苟的解释道。
作为枣祗的族弟,虽然整体学识与能力稍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枣祗一筹,但是枣轼仍然是农业方面不可多得的大才。
“既然枣先生能有解决办法,我也就心安了。只是我观枣先生为何将水稻连根拔起,第二年不是还能继续生长吗?”刘辩疑惑的问道。
“史侯有所不知,无论是我们大汉的稻种,还是从南方引进的这个早熟稻,它们都是一年生农作物。”枣轼耐心的解释道。
所谓的一年生农作物是指从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到死亡的全过程在一年内完成。
这类农作物的特点是生命周期短且繁殖效率高,能为百姓们带来大量的粮食以及粮食种子,以供来年继续播种循环。
缺点则是需要来年重新耕土、播种,种植面积越大,工作量越繁杂。
刘辩心里微微一动,他想起以前上学时期,生物老师提到的再生稻。
再生稻的发明时间可以追溯到两晋至南北朝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在第一季水稻成熟收割后,保留稻桩并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等环境条件下,再生出一季稻谷。
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也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季的水稻。
这种方式在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些腋芽,收割之后它们得到保留。在原有根系的基础上,这批腋芽再次生长、抽穗,差不多两个月后,它们再次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