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今年有半数的早熟稻没能收获成功,原因有二。
    一来,我们得到种子的时间过晚,早熟稻的育苗、插秧又比较仓促,以至于到了十一月的寒冬,才是收获的时候。
    二来,幽州这些年越来越冷,即使是具备抗寒且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的早熟稻也有些难以适应。
    这一批早熟稻能收获五成,足以说明此稻种的优秀。
    如果是我们大汉现有的稻种,能收获一成已经烧高香了。
    当然,解决办法我也想好了,明年开始只要在今年的基础上提前一个月播种,加上公厕已经开始普及,水稻又是一种喜水喜肥的农作物,有了公厕为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肥料,应该能在寒冬来临前就能收获。
    可以避免因寒冷的天气而带来的各自意外情况。”枣轼一丝不苟的解释道。
    作为枣祗的族弟,虽然整体学识与能力稍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枣祗一筹,但是枣轼仍然是农业方面不可多得的大才。
    “既然枣先生能有解决办法,我也就心安了。只是我观枣先生为何将水稻连根拔起,第二年不是还能继续生长吗?”刘辩疑惑的问道。
    “史侯有所不知,无论是我们大汉的稻种,还是从南方引进的这个早熟稻,它们都是一年生农作物。”枣轼耐心的解释道。
    所谓的一年生农作物是指从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到死亡的全过程在一年内完成。
    这类农作物的特点是生命周期短且繁殖效率高,能为百姓们带来大量的粮食以及粮食种子,以供来年继续播种循环。
    缺点则是需要来年重新耕土、播种,种植面积越大,工作量越繁杂。
    刘辩心里微微一动,他想起以前上学时期,生物老师提到的再生稻。
    再生稻的发明时间可以追溯到两晋至南北朝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在第一季水稻成熟收割后,保留稻桩并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等环境条件下,再生出一季稻谷。
    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也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季的水稻。
    这种方式在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些腋芽,收割之后它们得到保留。在原有根系的基础上,这批腋芽再次生长、抽穗,差不多两个月后,它们再次成熟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最强肉法:神明降世望着我的血量进入沉思快穿:宿主真的只是替身!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离婚独美后,疯批三爷跪求我原谅村里发夫君?我一文钱买了个摄政王君乃天上客血透三尺后,王妃她从地狱爬回来了掌心之外网游:我财神,神宠多亿点怎么了玄幻:高冷师兄的嘴硬打脸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