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其他人,可就没有这么大的脸面了,他们实在是扛不起这么大的锅。
哪怕临行前,白隽特意将白智宸找来,桩桩件件掰碎了同他分析。
白隽担忧的是说得高深一点,白智宸听不明白,又会像没头苍蝇一般乱撞。
从前的事,吴岭在时就已经盖棺定论,过去了。此去长安,有眼色的人都不会再提及。
他们不过是收了元宏大的钱帛,真正犯忌讳的通敌卖国一点没沾,往后还是朝廷的好臣子。
在大吴的官员尤其是将官中,贪财压根算不上什么大事。真正会筹谋的是那些平时贪了,关键时刻能够拿出来的人。
不贪财的反而是少数,比如右武卫那群奇葩,但他们的贪心更甚,要的不是金银俗物,而是荣华富贵、青史留名。
最后白隽以他在朝堂混了几十年的老练,以及和皇帝的亲戚关系,拍着胸脯对白智宸保证,此去长安不仅没事,还会有大大的奖赏。
白智宸面对千军万马尚且能做到面无惧色,但实在没有经过多少朝堂诡谲的洗礼。
想当初,元宏大一人就能将他们十几万人马耍得团团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白隽料到空口白话只能让老实人堂弟安稳一时,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留下一句锦囊妙计,“若有事,就寻大郎、二郎商量。”
寻常人家是长辈给小辈撑起一片天,但这时候也不怪白智宸撑不起来,实在是不善于此,只得倚重两个年轻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