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家,大头都在地里,一年到头有多少收成、多少家底,明眼人都能估摸个大概。
虽然有能力一次性购买二十头牛,却不会买。因为他们的主业是种地,而非牲畜牙子。
俗话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这么高风险的生意,向来以稳健为主的庄户人家是不会轻易涉足的。
在段晓棠看来,耕牛是生产资料。但在此时的农人看来,带来劳力和财富的同时,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段晓棠面露凝重之色,沉吟道:“所以这次北征大胜,我们缴获了那么多牛羊,还是无法惠泽乡野。”
普通百姓连胜利的果实都无法分享,这只是中上层人家的狂欢!
李开德连忙摇头,说道:“让一家独自承担确实难办,但几家联合起来,各分几头,不就解决了吗?”
尹金明补充道:“或者提前询问周边乡邻,看谁有需要,买回来后再进行分配。”
这就是提前物色好下家。
整个行动关键在于,一定要有一个拿到“入场券”的领头人站出来挑大梁,其他人才能跟上。
段晓棠脑海中瞬间闪过两个相关联的词,集资和分销。
这无疑是各方都能获益的好事,南衙处置了战利品,沿途百姓则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得牛羊。
段晓棠确认道:“金明、开德,如果你们知道这件事,会买吗?”
李开德笃定道:“只要能搭上门路,肯定买!”
刘耿文忍不住插了一句,“如果用这种法子,买牛的肯定比买羊的人多。”
在增加劳动力和改善生活之间,务实的庄户人会如何选择,还用说吗?
段晓棠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这又不是什么大事,牛卖完了,我们就多吃羊肉呗!”
这番表态,让几个深知段晓棠口味偏好的下属大为震惊,为了快速变现,连嘴巴都亏待了。
段晓棠转头就去找庄旭,让他联络地方的时候,顺便提一句,除了个人购买,也接受以宗族或村落的名义集体购买。
没办法,城市之外,唯有这两者才具备一定的组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