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现在的冬天就是京市,也是可以低到零下二十几度到三十度的,最冷的时候,那真的是滴水成冰并不是传说。
而现在的这种筒子楼里,根本就没有暖气供应,只能是自己在家里烧个炉子取暖。
她和萧泽邦这次过来,就在京市又买了一个小一点儿的炉子和一个大炉子。
再加上他们从东北那边带回来的那个炉子,家里现在都有三个炉子了。
左晓是准备到了冬天的时候,孩子们的两个个房间都各烧一个小炉子,既可以暖家,还可以烧炕,客厅里就架个大炉子。
到时候做饭的时候就用厨房的那个大灶台,那上面可是有两个灶眼儿的,一个是那种她在东北用惯了的八印大铁锅,一个就是六印小锅了。
这两个锅还是他们从东北那边带过来的呢,这种铁锅还是很耐用的,这么些年来也没有用坏的迹象,反而是越用越好用了。
外面那些人都是用煤炉子做饭的,那个很小,做饭的时候很慢,还大部分每家都只有一个,不方便的很。
等把炕烘干后,她也是要把这些炉子暂时都收起来的,阳台那边她都已经预留出来位置了。
刚刚她也看到了萧泽邦留的字条,因为不用做早饭,她也乐得轻松,就开始整理堆在客厅里的那些东西了。
只是,这家里暂时连个像样的柜子都没有,还是得去找一趟木匠,或者是去木器厂直接订购一批也行。
她还只是稍微整理的功夫,那父子仨就前后脚地回来了。
“媳妇,先过来吃饭。”
“妈妈,我和哥哥交到新朋友了!”
“妈妈!”
三个人三种性格,三种打招呼方式。
左晓站起身来,边往餐桌前走边道:
“咱们还是要去一趟木器厂才行,家里还是缺很多的东西。”东北那边的家具她是没有带过来的,那些东西都太简陋了一些。
在东北那边用用还行,拿到这里来用就有些掉价了。
“百货大楼那边有成品,咱们有票,可以直接过去买。”对于这个,萧泽邦是有准备的,也早就把票给兑换好了。
“那行!”左晓也不强求,更不会说看不上这个年代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