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蛇魔千万年后吸干世界的灭世行为不够“艺术”,也不能体现人类自我毁灭的倾向,所以才需要我提前做些努力。
跟上秦人的步伐,我们穿过了那条建筑在山体当中的甬道。
也不知道这是地下多少米深,看来先人的建筑智慧的确神奇。
带路的秦兵都没有使用火把,而是随身携带着一些类似夜明珠的照明用具。
那些石珠的光芒并不强烈,只是微微放射着黯淡的亮光,在晶体的折射下产生蓝的绿的奇奇怪怪的颜色,让我总觉得这东西像什么放射性元素。
路上,那个方脸虬髯的巨汉将军自称刘旋,是秦军精兵“锐士”的将领,曾经肩负秘密任务独自走出皇陵,了解过外界的发展。
而这些复苏过来,在地下逐渐活跃起来的秦兵,都是“秦锐士”中的精英战士,也是始皇帝最忠诚的军卒。
我们刚刚出现的地方,则是地宫中用水银仿造外界江河湖海的一处秘境,供地下的秦人散心散步、怀念地上风光,而那山壁之后就是皇帝所在。
为了防止后世宵小之辈盗掘,秦始皇不仅将主体皇陵修建得恢宏伟岸、机关重重,而且将他自己和俑中人沉眠的地方,修建在了陵墓主体之外的地方。
史料《汉旧仪》曾记载,修建陵寝时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修筑骊山陵墓的七十二万人不断劳作,挖掘极深,似乎已经达到了大地的底端。秦始皇听后,又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此处的“旁行三百丈”,其实就是始皇帝命令修建者在陵墓之外的地方另开一个秘密空间,供他和俑中人大军隐藏,完成最后的转化。
这样一来,主体的秦始皇陵就成为了俑中人藏身之处的掩护。
后来的人无论是出于向始皇复仇的目的破坏皇陵,还是单纯为了财宝而来盗掘,火力都会被吸引到主体陵墓,而不会影响到俑中人们的沉眠。
秦始皇本以为百年光阴足以完成自己的初次转化,技术成熟后就可以推广到全人类,但他没想到这一睡就是两千年。
很快,幽暗的甬道就被穿过,明艳的宝光扑面而来,竟然让人隐隐觉得有些刺眼。
出口之外,宽可跑马的道路遥遥铺向前方,道路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