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朱棣对于这个结果,表面上不动声色,还在提醒林川谨言慎行,莫步子迈太大,扯到蛋。其实内心中早就乐开了花。
    要知道大明是从一穷二白中建立起来的,太祖皇帝接手的旧元王朝,几十年里就没有所谓宽裕的时节,说是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也不为过。
    而后经过建文四年清君侧之战,国家更是陷入衰弱,朱棣登基以来,一直想提振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可建设,灾祸,战争,诸多问题掣肘财政,一直无法放开拳脚,犹如戴着镣铐跳舞。
    林川的明联储一出,国债一发行,突然之间,朝廷变得超级有钱,想不到各种民间资本疯了一般的,抢购国债这种新兴事物,让朱棣想做的事情都能即刻实施,这种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现在回头看来,朱棣也为自己接手太子赌约,帮助其建立明联储的决议感到庆幸,果然老爷子我还是很有眼光的。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老百姓和朝廷都高兴了,换成王公贵族们不乐意了。每天,从全国各地王府寄来的奏折都快堆积如山,他们有的在忆往昔,怀念与皇上的兄弟之情;有的在吐苦水,抱怨生活之疾苦。最后的落脚点都只有一个,为何朝廷不再分封土地,俸禄的发放也全部换成了当地的明联储来执行。
    虽说明联储绝不会克扣皇族宗亲的衣食口粮,但也绝不接受他们的赊账借款的请求。
    你没听错,王侯将相宁有借款乎?这些王公贵族吃穿用度本就大手大脚,又不是家家都擅长经营,入不敷出也时有发生。
    这时候他们就会发动传统艺能,舔着个王爷的碧莲,跑当地的户部衙门去哭穷借款。当地的官员哪经得住这些国姓爷的骚扰,是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然后其他王爷看见还有这么一招,经济环境好的也非要去搞上一搞,仿佛谁不借钱谁蠢货一样?
    结果明联储接手给各地国姓爷发薪工作以后,每月只发放标定俸禄的7成,另外3成直接用来冲抵债务,不光克扣,还给了他们一份欠款明细账单。他们要还的不仅仅是往日借款,还有名为借款利息的东西,基本就是拿了国库十万两的银子一年的话,还到明联储时就要是12万两之多。
    这些国姓爷都撒币了,说好的大明王朝不是朱家天下吗?干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从街头痞子到地下皇帝射雕,我用AI练武功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毕业开始暴富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带着商店系统修仙净身出户,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存在上午离婚,下午拆迁暴富生命倒计时,高冷妻子疯狂折磨我我是逃兵?视频曝光,全网观众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