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单按大小来算,陈郡算不上大郡,但下辖的县却达到了近二十个。
    而能立这么多县,自然是以人口为支撑。
    但是阳夏的遭遇以及解惑,让嬴政已经不这么认为。
    从阳夏再次启程后,嬴政没有按既定的路线出发前往陈县,而是转往柘县。
    由柘县再前往苦、新蔡、平舆、寝、汝阴几县。
    相当于是在陈郡内转了一个圈再赶往衡山郡。
    而这一圈的沿途所见所闻,让嬴政的心口好似压上了一块大石。
    既感觉喘息费力说不出话,又因愤懑而想找人不吐不快。
    陈郡口众的流失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而且阳夏老者给出的答案只对了一半。
    陈郡北部确实如老者说的那样,但南部却又多了逃匿这个缘由。
    而敢逃匿的缘由更是极为离谱。
    居然是因为与陈郡接壤的衡山、九江、泗水三郡在坏法后而少有惩戒。
    不管逃脱徭役也好,触犯了大秦律法也罢,只要往山中或是湖泊当中一跑便可。
    各县廷要么是不追查,要么是因逃匿的太多想追查也追查不过来。
    而各县廷胆敢这样做,嬴政并不觉得只为隐瞒过失避免罪责。
    更主要的是逃匿的口众再如何隐匿,也离不开盐、布等货品。
    只要逃户换取这些,各县就少不了从行商那里缴了钱财。
    甚至是慢慢的就能把逃户给录籍到辖地成了正户。
    但这样的后果远不是三郡官吏因胆大包天而得利那么简单。
    老实人吃亏,触法者逍遥,不仅是在动摇大秦的根基,也是在把他苦苦追求的以法至公至正狠狠的踩在脚下践踏。
    而且更可怕的是发现了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
    郡守、郡尉、县长、县令杀了容易,可换上来的人依然改变不了这种状况。
    问题的根本是出在郡庭与县庭做事的小吏都是当地之人。
    这些人不好杀,也不能杀。
    杀了连乡里都维持不住不说,更会激起叛乱。
    只能是换掉。
    可替换的小吏从哪来找?!
    关中但凡识字的老秦人,能派下去的已经都派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发现老婆的人流手术单后,我决定离婚河边捡到个美娇娘女县令黑锦鲤三岁半,被豪门美强惨团宠了玄幻:授徒万倍返利,为师从不藏私八零闪婚不见面,高冷军少狂追妻真千金被弃?直播当红娘火爆全网!两界倒卖:我用晶核换古董徒儿别眨眼,为师这一剑很帅!我拯救的男二,始终只爱白月光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