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眯着眼睛望了一眼云开雾散后的烈日,黄品将视线移到一眼望不到头的稻田上。
    秧苗长得虽然参差不齐,但田中的杂草却并不算多。
    另外田地开的也都很规整,可以看出安罗人对稻田耕种的很用心。
    如果没有虫害的话,估计产量上要比下游瓯雒人的能多出两三成。
    不过多出来的这些,也只是因为得益于充足的金属农具。
    通过询问虏获的安罗人,种收比也就是一比六。
    而大秦的种收比最高已经达到一比十三,平均在一比十一左右。
    粗略统计,高原脚下这片安罗人开出来的耕田在四万大亩左右。
    这个数字放在大秦并不算什么,也就相当于小县一千多户的耕田。
    但这里是岭南,是红河三角洲。
    气候适合庄稼生长不说,已经从当初宝鼎下船上岸的地方再往南走出去堪堪百里找到了还没占城的占城稻。
    就算每季都赶不上一年单季的产量,可一年三季相加怎么也是一年单季的两倍半。
    相当于四万亩的所得抵得上大秦内地十万亩。
    这样的产量,想想都让人激动。
    另外安罗人开垦的这四万亩稻田,不似下游那样零零散散。
    往外垦生田的时候,就着引水的沟渠随挖随种,比下游要省事的多。
    单论面积比下游要小上许多,可率先能成为粮仓的地方一定是这里。
    可以说这一仗打得不但顺利的跟开挂一样,收获也远超预期。
    得了这些稻田也只是收获的一部分。
    三万多安罗人俘虏,也是开发这里的主要劳动力。
    其次,安罗人这个族群喜欢身上带着装饰。
    金制品虽然不多,可铜制品却是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些。
    再算上大头的铜制兵器,铜料直接爆表。
    这可比开采铜矿来的容易太多。
    如果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虏获,盈余是大军动弹这一次所耗的至少两倍。
    难怪西方的那帮家伙那么热衷于掠夺,来钱儿实在是太快了,也实在是太香。
    守着安罗人这样的富户,以后只要缺钱就过去薅一把羊毛,绝对能解决财政问题。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港综:开局选项,我黑吃黑三亿!乱世边城一小兵不好!这渣女要虐死了盗墓:暴躁小梁,在线吐槽阴阳美人妻七零:被赶出家门后我转头嫁军官御兽:从青藤妖开始游戏世界生存从生化二开始娱乐:我实在太想进步了赌王出狱,我带大嫂吃香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