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献金琲十五种以荐昭陵。高宗感其忠义,复进封賨王,赐饷蕃渥。松赞干布又向唐室奏请蚕种、酒人,与碾硙等诸工匠,高宗皆者复诏准许。
永徽元年,松赞干布去世。子共日共赞早逝,遂由孙芒松芒赞嗣位。
高宗李治在位,忽一日召左仆射李积入内,摒退左右问道:公辅我父皇三十余年,又曾为鬼谷掌门,是知先帝之心最深者。当年太子坏事之后,先帝最喜者乃我四兄李泰,三兄李恪,惟不喜我。则公必以实告我,究竟是何原因,使其终弃二兄,立我为嗣子耶?
李积:此间并无甚深玄机,实乃皆是国舅长孙无忌之功也。
李治:到底真相如何?卿勿讳言。
李积见此,只得如实作答:先帝共有十四子,最喜者果是皇三子李恪,四子李泰。李恪生母乃是隋炀帝之女杨妃,深得先帝宠爱;又太宗常谓:“恪有文武之才,其性类我。”李恪因此在朝中人气很高,甚为物情所向。(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