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瑗答道:遂良社稷忠臣,为谗谀所毁。昔微子去而殷国以亡,张华存而纲纪不乱。陛下无故弃逐旧臣,恐非国家之福!
高宗闻奏愠怒,因而不纳。韩瑗由此乞归田里,上又不许。
继韩瑗为褚遂良鸣冤之后,又有刘洎之子上书讼其父冤,称贞观之末,为褚遂良所谮而死,李义府复助其为恶。
高宗见是弹劾褚遂良,心中一喜;但见内中又牵涉宠臣李义府,又复不悦。于是便召集群臣,问当初刘洎之事,并询以处置之策。
众臣皆知李义府如今炽手可热,谁敢开罪于他?于是大都仰承帝旨,皆言其枉。
给事中乐彦玮奏道:刘洎身为大臣,人主暂有不豫,岂得遽自比伊、霍!今若雪刘洎之罪,是谓先帝用刑不当乎!
高宗深然其言,遂寝其事。
镜头闪回,回说刘洎之事,以明其当年冤案真相。
字幕:刘洎字思道,荆州江陵人,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曾孙。
刘洎早年曾效力于萧铣,担任黄门侍郎,后率军南攻岭表,夺取五十余座城池。武德四年萧铣败亡,刘洎在岭南献表归唐,被授为南康州都督府长史。
贞观七年,刘洎被拜为给事中,封清苑县男;十一年改任治书侍御史。
因针对当时尚书省政务堆积现象上书进言,以贞观初年魏徵、戴胄担任尚书左右丞时,百官不敢懈怠为例,建议唐太宗精心选任尚书左右丞及两司郎中,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被太宗采纳,并任命其为尚书右丞。贞观十六年时,刘洎已为黄门侍郎。
唐太宗向褚遂良索取《起居注》观看,褚遂良拒绝道:《起居注》记录君主言行,是希望君主自律,不做非法之事,却未曾听闻君主可以自己拿去看者,恕臣抗旨不遵!
唐太宗不以为忤,由是问道:我有不好言行,卿亦皆记之乎?
褚遂良答道:职责所在,不敢不记。
当时刘洎在侧,于是插言道:即使褚遂良没有记录,天下人也会记住。
唐太宗只得作罢,更升刘洎为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又加上护军。
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被废,刘洎与岑文本支持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