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体谅,又不肯轻饶,该如何处理这些人就成了难事。倘若一两个人倒还好,大不了打断一条腿或一条胳膊赶出村子,现在有二十来人,他们总不能人人都打断腿赶出去,那样既不利于他们村子的名声,还容易又遭遇到黄狗儿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毕竟二十多人牵扯到的家族也不是一件好处理的事。
最后还是顾亮想了一个办法,让在村里学堂教书的叶秀才写了一份状书,将黄狗儿一行人的罪行写在了上面,然后让黄狗儿等人一一画押,然后送到衙门去,由衙门裁决。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县衙的林县尉与自己相熟,不怕官府敷衍了事不惩处他们。二则是由官府惩处,这些人日后也不敢怪罪,尤其是他们的族人。
顾亮想出的办法立马就得到了叶老秀才的赞同,他认为这种事就应当由官府处治,便很快写好了一份状书。村里人觉得叶秀才读的书多,所以村民见叶秀才也觉得此法很是合适,也都没有什么意见,决定将这些人交由官府。
在让黄狗儿等人在状书上画押后,当天顾亮便拿着状书去了他们闽清县的衙门,将状书交给了林县尉。
林县尉在听说兰溪村抓了一批趁洪水作乱、意图哄抢他人财物的人很是兴奋,当天便派了衙役去兰溪村。而林县尉之所以如此兴奋,则是因为前些天的福州洪灾。如今福州洪水刚消退,正是抢灾救灾、恢复建设的时候,到处都紧缺人手,现在刚好有送上门来的免费劳力,他如何能不兴奋。这群人犯了罪,用他们去抢险,是再合适不过了,都不用担心他们不听话,打就完了。
由于衙役人手不够,再加上几天过去了,顾老汉也想回城里看一下小儿子的情况,所以顾老汉便趁着这个机会,带了顾亮以及其他的几个村民和县里来的衙役一起押送这些人去了福州城。
在路上,顾亮才发现不止他们村子受到了受灾的百姓袭击,还有许多的人家和他们村的情况一样,与他们村有着相似的遭遇。
这些人家和村子由于地势原因受灾较小,家中田地以及财物得以保全。可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正因为这些人家受灾小,反而成为了那些流离失所、饥肠辘辘的灾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