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数月时间里,福州城已基本从洪灾的影响下恢复了过来。被洪水冲垮的堤岸已经得到了维修,被冲垮的房屋已经在陆续重建,大街上那些被洪水裹挟而来的泥巴、杂木也已被清理干净,只有墙壁上残留的水渍还在诉说着洪水到来时的惊心动魄与艰难困苦。
在顾亮的安慰与劝导下,三叔顾伯喜逐渐走出了妻子逝世的伤痛,不再整日沉浸于悲伤之中无法自拔,逐渐回归正常生活,继续开始治病行医。而随着顾伯喜情况好转,同济堂也已在不久前重新恢复了营业。
由于一场洪水导致同济堂大部分药材被冲走或被浸泡导致药材药性尽失,这使得同济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要不是顾亮的私房钱足够充裕,将其拿出来填补了这次亏空,这同济堂还真的有可能因此而倒闭。
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顾亮长了不少心眼。福州地势低平、又多飓风,为了杜绝再有洪水出现,顾亮狠心将囤积药材的库房从福州城搬到了兰溪村。
兰溪村地势相对较高,如今排水又通畅,轻易不会有洪水出现,再加上土楼有四层,将药材放在楼上不易受潮,实乃存放药材再合适不过的地方。
虽然这样一来繁琐一些,也会多出一笔搬运的费用,但兰溪村现在与福州来往便利,同时由于自家房间多能省下租用库房的费用,如此一来也差不多能抵消。
至于医馆里已经被洪水浸泡的药材,顾亮原本是想直接扔掉的,毕竟药材乃治病救人之物,容不得丝毫疏忽。诸多药材,少一钱则难达治病之效,多一分则可能非但无法治病,反致会使病人病情加重。而这些在洪水中浸泡多日的药材,其药效、药性如今已难以知晓,若再用于治病,治不好尚属小事,倘若治出问题来,那才是大事。
同济堂里面的药材相对于其他药店、医馆来说,都是比较值钱的。盖因同济堂之大部营收,皆来自于药酒。故而,大部分药材都是拿来泡药酒的。而药酒针对的又都是福州城里的富贵人家,所用的药材自然都是好的。即使同一种药材,同济堂里的品质都会更胜一筹。此等情形,如何让顾亮不心疼,以至于这些被水泡过的药材几次都要扔出去了,到最后关头又被顾亮拦回来了,想着能不能再发挥些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