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周末,周四时候养殖场的老友开着养殖场的小船在养殖场外围一个私密钓点钓获了很多的黑鲷,又因为这个地方长期稳定的投喂饵料,所以鱼基本都起浮索饵。
周末珉哥带队前往别的钓点了,所以这次只能敖海源自己开着6米5的小艇自己出去了。
但是自己出去吧,总觉得没意思。所以,以敖海源为首的浪鱼小分队再次集结。
浪鱼小分队的成员是敖海源学校的4个同事,虽然教学方向研究领域不同,但都有同一个爱好,就是钓鱼。
一大早,王海华用幽怨的小眼神看着敖海源“源哥,你终于想起来带我们飞了!你上次跟几个老家伙吃独食太不厚道了。”
王海华和敖海源大学四年一个宿舍但不一个专业,同样爱好钓鱼。毕业后兜兜转转的又回来学校当老师,同窗变同事,唯一不变的是基友情渔友情。
“行了,别跟个怨妇似的废话了。让你们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吗?”敖海源一边把东西往船上放一边说到。
嘿嘿的笑着,刘冬雪掀开suv的后备箱。
作为小分队的后勤保障,他总是能搞到别人搞不到的好东西。
2个25公斤的大编织袋上写着大大的金坷垃海鱼饲料几个大字,底下一行小字“窝料掺了金坷垃!一袋能顶两袋撒!”
冰鲜的5块南极虾砖,最后掏出来一大袋子,打开后里面居然全是福寿螺,足有20斤。看的密集恐惧症都快犯了。
“这螺不错,个体可以。你们都带钳子了吗?”敖海源抓了一把检查了一下。
“带了!”另外四人拿出钳子对着敖海源亮了一下。
临出发的时候,敖海源又从码头的烂鱼堆里铲了一大堆,几人一分。
一桶海水把金坷垃颗粒泡散,鱼虾蟹和南极虾砖用饵铲打碎在颗粒里搅拌均匀,一份合格的窝料就ok了。
看看表已经6点半了,把所有装备运上船之后,今天不用拖船下海,从码头上船就可以了。
按照老友给的坐标,敖海源很快就把船开到了附近。
这个养殖场是建国初期建立的,多半个世纪以来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人民提供了大量海鲜产品,立下了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