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叶的设计思路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和好评。
罗叶的讲解介绍后,待刘老师点评后,刘老师开始提问了。
“老规矩,咱们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对罗叶同学的作品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探讨。
当然说不好也不要紧,咱们重在参与。”
刘老师这话音一落,台下座位上同学们立即踊跃举手,场面一时间活跃了很多。
“我,我, 我,”
“刘老师,我,我,”
“这里,刘老师,”
“我,”
大家纷纷踊跃举手。
台下的社团成员们,年龄层次分明,
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
对社团活动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然而,像罗叶这样的大四学生却明显减少了,大五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这其实并不奇怪,毕竟大四大五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忙碌于各种事情,
比如实习、找工作、备考、准备毕业论文等等,
精力十分有限,自然就难以抽出时间来参加社团活动了。
不过,罗叶却是个例外。
罗叶之所以仍然坚持参加社团活动,是因为她担任着建筑社团的副团长一职。
用老师的话来说,社团干部需要给学弟学妹们树立榜样,起到带头作用。
而且,每期的交流会都需要有一两个代表提交作品参加,以确保交流会的质量和水平。
而罗叶作为副团长,自然也要肩负起这个重要的任务。
还好大家是轮流,罗叶也不用每次都参加,只是这个月正好轮到罗叶而已。
如今的罗叶,已从当年参加社团时的只能坐在台下旁观,到现在可以站在台上,接受老师的点评,
甚至也可以坐在评委席点评其他低年级学生的作品了。
罗叶也想过辞职,但在这学期社团选出副团长之前,罗叶还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好,就你了,那位大块头小伙子,
这体型,一看就是搞建筑的。”刘老师扫了一眼举手的众人,选了其中一位大小伙。
“对,就你了,上台来。”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