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凤老祖宗也有说法称他多次要求观看起居注和实录,对玄武门之变等相关历史记载或许进行了干预;史书对靖难之役的描述多有美化永乐老祖宗、贬低建文帝,将起兵描绘成正义之举,可能删改相关事件以塑造正统形象巩固统治。后世人对这些不过是客观看待,一笑而过!
而你,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清廷稳固统治的方法众多,你为何偏偏选择对大量书籍进行审查、删改和销毁,销毁那些涉及反清思想、对清朝统治不利或不符合封建礼教正统观念的书籍呢?
这跟你父亲雍正帝写《大义觉迷录》的做法一样糊涂,看似是为了稳固统治,实则引发了更多争议,对文化传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弘历被郑荨这番话怼得呆立当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皇太极闭眼思索,康熙轻抚胡须,神色复杂地看向孙子
“朕……”弘历开口,没了之前的气势,“当年确实欠考虑,一心求稳,没料到对文化传承伤害这么大 。”他语气带着懊悔,自尊却让他难以彻底服软
皇太极睁眼,目光扫过众人,沉稳说道:“弘历,这番话给爱新觉罗氏后人提了醒。江山要稳,文化根基不能丢。”他朝郑荨微微颔首,“后生可畏,看到了你对历史的重视。”
康熙赞同:“历史是镜,以史为鉴知兴替。弘历,咱们能有如今地位,靠的不只是武力,还有对文化的包容传承。”
而原本在一旁默默围观、吃瓜看戏的始皇老祖宗等人,冷不丁被郑荨拉出来挨个点评了一番,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着,若不是这乾隆皇帝惹出这些事端,这后世人又怎会想起他们 ?
永乐反应最快,他大步上前,直接伸手勾住乾隆的肩膀,看似亲密地像好兄弟一般,实则用力推着他往外走
一边走,一边低声说道:“老弟,此地不宜久留,咱找个开阔地方好好说道说道。”说着,不顾乾隆的挣扎,半推半搡地带着他离开了这里
可不能在这文溯阁干仗,这后世的天道压制得厉害,谁也吃不消!不过,只要到开阔地带下战书,按照比武的规矩来,天道便会放开限制,到时候不好好教训这乾隆一顿,他就不是朱棣!
看着单方面“教训”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