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论开封战局》是吴不为所书,通过野战军医院的总管太监传给内侍监的掌印大太监王承恩,再由王承恩呈送到朱有兼的龙案上。
    王承恩之所以如此大胆,全是因为朱有兼对他讲的一番话,大明已经岌岌可危,朕要力挽狂澜,拯救大明,但啥都缺,缺忠心可靠的大臣,缺银子,缺人才,缺武器装备,缺粮食,更缺忠于朕的精锐军队。
    但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发现人才什么的,你只管放心大胆地进言举荐,就算说错了也不必担心害怕,朕恕你无罪,虽说忠言逆耳,但朕听得进去,如果做对了,朕必重赏。
    这世间,最了解崇祯皇帝的,非王承恩莫属,打自陈贵妃进宫后,皇上整个人似乎有点变了,具体他也说不上来,但似乎开始显露出明君的迹象,睿智英明果决,这是好现象。
    嗯,皇上越是英明,大明江山就越稳固,他这个整天贴身服侍皇上的老奴婢就越吃香。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朱有兼仔细观阅吴不为的折子,单看标题,就知道吴不为花了一番心思。
    说句老实话,如果开封能救,他还是不想放弃的,因为李自成每攻占一地,兵力粮草武器装备都能得到补充,实力得到增强,反之,大明则又被削弱一分。
    折子的内容,就是给出解决开封战局的几个假设,或许是吴不为担心惹恼皇上被咔嚓,遣词用句都很小心翼翼,华丽又隐晦,让朱有兼费掉了不少脑细胞。
    第一个假设,三边总督孙传庭统率三十万精锐大军击溃李自成的贼军,把贼军赶出河南,官军挟大胜之威尾后追杀。
    第二个假设,战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双方形成暂时的对峙局面。
    第三个假设,也是最坏的假设,孙传庭战败,退守陕西等地,以黄河为天险,阻贼军于河岸。
    后面先列出官军所占的各种优势,比如拥有保定、陕西、湖广三地的三十多万精锐,兵多将广,武器装备都比贼军精良,粮草供应较为充足等,这些都是能够打胜仗的基本保证之一。
    之后再列出官军的一些劣势,官军虽拥有三十多万精锐,但三大总督拥兵自重,听宣不听调,已经形成尾不掉的局面,比如陕西总兵贺人龙,虽然已经伏诛,但短期内仍难改变一些陋习。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欺我弟子?真以为我是个废柴峰主?穿到七零新婚夜,高冷大佬撩红眼神医出狱本世子拥兵80万,自重又如何?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战王都是我手下,你们说我是丧家犬徒儿无敌了,求你下山去吧大家都养宠兽,你让宠兽养你?闺蜜穿荒年,你发疯,我种田开局领媳妇,苦日子从螃蟹龙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