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双方战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外。
主要还是因为大宋的调兵程序繁杂,需要帝都批准,导致追捕倭寇的效率低下。
后在武安国占领帝都后,陆少名终于可以独霸东南。
虽然几经整顿,但始终还是败多胜少,到底没能奈何的了为恶多年的倭寇。
“将军,趁着还有兵力,您赶快突围吧。”
梅丘双眼通红,挥刀猛砍。
一旁的亲卫眼见败局已定,拼死力劝,想让他突围而去。
然则这时的梅丘目眦尽裂,眼前挥之不去的都是同理镇的惨状。
还有眼前寻乌镇冲天的火光与惨叫声。
这本该由他所庇佑的城镇如今却眼睁睁的在他眼前被屠戮一空。
他从来都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痛恨过自己的无能。
且最重要的是。
留守军的主力若在这里彻底溃败。
那么东南之地还有谁能再挡住倭寇暴戾的脚步?
梅丘简直不敢想象没有官兵的掣肘东南诸地即将陷入一场怎样空前的浩劫之中。
突围?他还有什么脸突围?
陆帅把东南托付于他,如今东南数百万生灵却要尽丧倭寇之手。
他还有什么脸活下去?
哈哈。
梅丘惨笑一声,叫道:“我若不死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东南的父老乡亲,你等自逃命去吧。”
“是我无能,害了你们,也害了东南。”
梅丘一声怒吼,挥刀不管不顾的冲入了敌阵之中。
战死。
随着梅丘军的溃败,东南之地一时彻底沦为了倭寇的后花园。
整个民族都发出了悲鸣之声。
彼时的陆少名正在与孙策等人商谈投降事宜。
他早存投降之意。
秋水河一战,他摆下八龙出海阵,连续变阵六十八次。
次次都被周瑜反变阵压制。
六十八次是他的极限,但不是周瑜的极限。
这一役周瑜未采用任何的手段。
堂堂正正的在陆少名最擅长的领域击败了他。
且战后有容乃大。
面对已有溃败之势的东南军竟不追击,反而从容放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