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可避免的会被一些所谓的专家批评,甚至辱骂,不过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还是希望看到一些宣扬自己国家强大的电影,这是人之常情。”
“就好比当年看《大侠霍元甲》一样,大家需要一个情感的发泄口。”黄鑫海一点就透,立即点头附和道。
“理确实是这么一个理,不过我们拍的可能不再是靠功夫去强行给民族增光,因为我们已经过了那个时代。”
“眼下这个时代更看重科技、军事甚至是外交,这样的片子才能激发国民的观影兴趣。”李焕立即纠正道。
当华国四五十年前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国外的电影、音乐如同洪水一般瞬间冲击着国人神经。
可国人往外一看,发现原来自己过得是这么穷,简直穷到家了。
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七八十年代的国人其实是处于一种强烈的自卑之中,毕竟国内的经济太差了,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国人突然通过电影和电视剧,看到国外的灯红酒绿,心态瞬间就爆炸了。
感情艰苦奋斗了这么久,原来我们才是那个需要被拯救的人。
这种极大的落差让大家对于国外有一种又羡慕又惶恐的矛盾之中。
这也导致了那个年代产生了一大批所谓的“专家”,在这些专家眼中,国外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投奔西方就是投奔自由,投奔文明。
对于普通人而言,需要一针强心剂来振奋一下民族自尊心。
这也就促使了一大批类似《大侠霍元甲》电影电视剧的诞生。
毕竟看着霍元甲和陈真在电影里面用功夫暴揍小日子,暴揍英国大力士,那情绪价值绝对拉满。
当然在这里不是说这些电影电视剧拍的不好,而是说任何的影视作品其实都要和这个时代的大环境契合。
而随着华国国力的上升,老百姓也早就不需要这些所谓的动作大片来提升民族自豪感。
换而言之,这种老套路根本不足以刺激国民走进电影院。
毕竟除了一少部分精日分子,但凡是个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