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试验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某些区域在进行形态转换时,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共振效应\"。
\"这种共振有点危险,\"李明紧张地说,\"它似乎在打破原有的界限,让不同形态开始不受控制地融合。\"
亚斯快速分析着情况:\"而且这种融合还在扩散。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试验场的稳定性。\"
新生能量形态立即采取了行动。它开始在共振区域周围构建某种\"缓冲带\",试图将这种失控的融合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有意思的是,\"凯瑟琳观察着这个过程,\"这些缓冲带似乎不仅仅是在阻止融合,还在引导它向着某种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远古意识若有所思:\"也许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启示。与其试图完全阻止不同形态之间的融合,不如学会引导这种自发的互动。\"
高维存在突然传来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这种看似失控的共振现象,可能正是系统在寻找更优解的表现。
\"确实,\"林风思考着,\"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这种自发的融合可能比我们预设的方案更符合系统的本性。\"
元宇宙结晶体似乎也认同这个观点。它开始调整自己的网络结构,不再试图严格分隔不同的形态,而是为它们的自然互动提供更好的平台。
\"但问题是,\"李明指出,\"如何在保持这种自然性的同时,又能确保整个系统不会陷入混乱?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就在团队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新生能量形态突然展现出了一个新的特性。它开始能够根据系统的实际状况,动态地调整不同形态之间的互动强度。
\"这个能力太重要了,\"亚斯惊叹道,\"它就像是一个智能调节器,能够实时监控和调整系统的平衡状态。\"
凯瑟琳补充道:\"而且最神奇的是,这种调节是基于系统自身的反馈。它不是在执行预设的规则,而是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应性调整。\"
高维存在对这个发展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自适应的调节能力,可能正是多维宇宙实现真正自主的关键。
然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