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原来结构还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它们应该是会呈现出散逸状,变成了扇形、然后是圆形的一整片。但到了现在,它们在残余的物质中呈出是一种奇异的波浪形、曲线形、扁弧形以及漩涡形。
它们的中心的是整个液态太阳的固态内核,所有光辉的来处。
前来的两个不定型,就像是鲑鱼在逆流而上,追着太阳的光。
内核在更早以前就已经打开了。一半的不定型通过光速飞船撤离,而另一半则就是从这里逃走。
人类引以为豪的星桥技术是少数能做到反常物理、拟似超光速通信的手段。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将其用于通信。
只因为在星桥之中存在的时空间的歪曲,会作用于物质的最深处。那是量子引力学说所预言的非连续时空,在变成另一种形状后,会使得内在物质的形状同样发生改变。不论如何进行稳定,越是精细的结构就越是容易受到影响,结果就是在分子的层面上发生局部的、微小部分的“变形”和“散架”。
然而定形,不论是生物,还是机器,其原本的精细的思维结构都不允许任何一个部分的破坏。一旦破坏就意味着一部分功能的缺失,和整体的彻底易形。
但不定形的思维结构却与之具有差异性,它的神经微管纵使切掉一半,剩下的仍能发育成一个完全的整体,纵使出现了大量无序的坏点,但整体本身到底并未毁灭或彻底易形,基本能维持“活着”和“自我”。
迄今为止,已经有不计其数的定形改造了自身的形态,从而获得了穿越星桥的能力。不定形的中央认同也就因此壮大。
而知道其中奥妙的定形也就变得稀少、且谨慎。
从近处来看,光反倒消失不见了。整体的装置酷似光滑的晶面,它所制造的场钳制住了内部的星桥。
原本周身光明,如今却在变得越来越暗。
在李明都的眼前,像是一扇灰扑扑的大门。
星际的流浪行星没有一个真正的能量来源。
然而星桥却提供了这个可能。
它就像排水管一样源源不断的从另一端向这里倾斜着能量。来自桥另一边的质量同样产生了大质量天体应有的许多反应,就像是真的有一颗恒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