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神宫的巩炎宇,墨客居的孔萧梁,以及花月部的花楚兮等等都来了,他们来的意味再明显不过,自然是想要陈墨能分一杯羹给他们。
不过毕竟此事他们是一点也没参与。
如今的实力也无法跟墨台山相提并论,他们加起来的炼虚境可能还没有陈墨御兽多。
单就这点,让他们开口委婉,想表达又不敢表露。
当然,陈墨也不是完全拒绝,而是给了他们一个时间。
第二年的新年,约这些齐聚灵霄洞天,他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相较于过去的神农宗,中州的这些老牌炼虚更信任陈墨,所以也不再叨扰,静静地等待着来年新日的到来。
在这期间,墨台山也成功收编了神农宗。
大量的弟子被留了下来,但都按照陈墨的想法,被编入了外围。
除了中州之外,平度洲、海平州还有大量的灵田,尤其是平度洲,在覆地印和乾坤阵的改造下,已经不比四州差。
所以让他们留守平度洲,继续种植灵植,绝对是一个好办法。
至于在外围的一些弟子,则采取轮值的方式,每年中有半年待在海平州,专门来开垦荒地,继续拓展仙门的种植地。
不到半年时间,墨台山几乎所有的核心堂口都搬了过来。
仙门搬迁的同时,自然带来的是平度洲银月城的冷清。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神农宗的地盘有更多更好的灵田、更佳的福地,修炼起来事半功倍,墨台山又怎么可能放着这么一块宝地不待,偏要守着平度洲银月城?
不过冷清归冷清,但银月城如今也是墨台山的一处重要枢纽,还有着仙门核心弟子驻守,也不至于变得萧条。
半年时间,陈墨同易廷生领着他的三位弟子,将整个神农宗地界内的阵法都重新布了一遍,用上了原版的风调雨顺阵后,效果也在直线上升。
神农宗毕竟是一座传承了数万年的仙门,底蕴也不是墨台山这个几十年的新生仙门所能比拟的。
灵植傀儡、灵渠、灵阵,等等几乎能考虑到的东西,这里都有。
陈墨之所以自己亲力亲为,而不是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