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就有两处洞天、六处福地位于其中,这还不算禁地这片流转着仙之气息的地方。
自从入住神农宗之后,原本墨台山的弟子都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哪怕他们的境界不高,但在原先留下的修士面前,也会显得高人一等。
按理说,这种不合时宜的割裂感会让原本神农宗的修士不满,就连一些长老都觉得该杀一杀这股歪风。
但经过聂元之的一番解释之后,这种现象非但没有减少。
反而正以另一种方式愈演愈烈。
探其根本,也是这位大长老故意使然。
掌教在让他接手的时候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们毫无征兆的骑到这些人的头上来,难免会有不满的地方,有些人甚至还会选择隐忍再伺机报复。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强行将墨台山与神农宗弟子融在一起,偏偏就给了这些人滋生的土壤。
所以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并得到掌教认可后,聂元之选择了这种强行分化的方式。
就让墨台山的弟子高人一等。
换句话说,现在的神农宗只能算是外围,几乎所有的核心资源、势力都掌握在墨台山长老们手中,哪怕是最基本的丹药分配,神农宗的人都无权染指。
不过既然是“外门弟子”,自然有机会成为“内门弟子”。
聂元之俗务堂的长老们花费了好几天时间,设计出来一套标准,供神农宗弟子们参考,凡是有着足够贡献的弟子,都能加入墨台山,成为真正的墨台山弟子。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曾经的认同感就会被瓦解,最终放弃原来的身份。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一个仙门也是如此。
陈墨好就好在,他身边有一大群人,很多事情根本不用亲力亲为。
治理、俗务有聂元之;炼丹有田素芹;炼器有文好问;制符有欧阳冬青;阵法有吕岚……
甚至于,他都想将墨客居的刘秋澄聘来,在墨台山专门再开辟一个傀儡堂来。
一处仙门、包罗万象。
唯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