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5)页
黄武元年,公元229年),正式建立东吴。
    值得注意的是:
    孙权已经是第二代政治继承者,其子孙如孙亮、孙休、孙皓则逐渐失去开国之主的锐气;
    虽然不是高门大姓出身,但凭借强大的江东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东吴逐渐被视为正统三国之一。
    四、东吴的出身定位:介于“士族”与“寒门”之间
    与曹操的“宦官之后”相比,孙氏虽然不如刘备“汉室宗亲”的光环,也没有曹氏的复杂血统污名,但也并非真正的士族或门阀。东吴君主靠军功、地缘、联姻、士人笼络等手段完成了“草根向权力”的过渡。
    这类身份有几个特征:
    武将出身,政治合法性不足;
    依靠江东本土士族维系统治;
    在历史叙述中少被极端贬低或抬高,形象相对中性。
    五、对比三国三主出身
    君主
    出身背景
    地位评价
    历史叙述倾向
    刘备
    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
    血统高贵
    被尊为正统,形象理想化
    曹操
    宦官之后(曹腾为宦官)
    血统被贬低
    演义中被塑为奸雄
    孙权
    地方寒门武人家庭
    出身平民
    形象较中性,介于两者之间
    六、历史的讽刺:正统与非正统的模糊
    曹操虽被贬,但其实其治国能力远胜刘备;刘备虽“高贵”,但几乎一生逃亡;孙权出身普通,却能称帝数十年,奠定政权根基。
    这也印证了你前面说的观点——出身往往成为判断一个人优劣的“思维定势”,而真实历史却远比出身复杂。
    刘备的出身,是他在历史与文学中能被尊为“正统”君主的重要资本之一。他以“汉室宗亲”的身份自居,这一出身赋予了他在当时动荡乱世中争夺天下的合法性与道义优势。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刘备的出身:
    一、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
    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
    “先主,姓刘,名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第(3/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帝少小妻又闯祸了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悍匪野蛮:带着大嫂打天下重生在电影的世界马甲一出,前夫全家追悔莫及综影视:智力不行实力强大就是莽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北大荒:娶特务?不,这是娶背景改嫁后,假死夫君的棺材板盖不住了嫁给首辅后我夜夜不安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