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清代中期,清凉寺藏有万卷古经,包括来自天竺(今印度)的梵文手抄本,以及唐代高僧玄奘亲传法本。寺僧以铜铸锁箱封藏于藏经阁内,外人不得近前。
    据民国时期《涿鹿县志》记载,有一夜,天降异象,电闪雷鸣,一股青光从藏经阁腾起,直冲云霄。次日早晨,藏经阁大门无故敞开,万卷古经尽失,铜锁未毁。
    民间盛传此事乃“佛书归天”,意在提醒世人佛法无常,不应执着于纸上经卷,而应修于心。
    五、观音显灵救村人
    清朝咸丰年间,涿鹿县连年干旱,田地龟裂,百姓无以为生。县令求神问卜,得神谕:
    “观音在山,清凉之地,龙脉水眼。”
    于是百姓结队登黄羊山,在清凉寺观音殿前跪拜三日三夜。忽有僧人梦见观音持柳洒水,指向山腰一处荒石。
    众人掘地三尺,果然涌出一泉,清冽甘甜,被称为“观音泉”。至今仍可在寺旁见其遗址,泉水不绝,被奉为“涿鹿第一神泉”。
    六、民国抗日,和尚护寺藏人
    抗战时期,日军北上占领涿鹿,有意焚毁清凉寺作为“迷信废物”。时任住持“静远法师”手持大悲咒,在庙门口拦截日军坦克,以肉身挡枪口。
    据幸存者回忆,日军当时刚要强闯,忽地寺内钟声大作,回音不绝,如天降神鼓。日军慌乱撤退,未再骚扰寺庙。
    多年后,法师圆寂,遗体仍保持坐禅姿态,被尊为护国高僧。
    七、黄帝显圣,庇佑百姓
    相传黄帝每百年都会在清凉寺显灵一次,为百姓解难。一次瘟疫流行,全县病重者无数,医生无策,百姓纷纷跪拜寺中。
    夜里一位老妇梦见黄帝着青袍,手持草药一束,说道:
    “黄羊山中,苦胆藤、五叶草、石龙胆,合煎服之,可解疫毒。”
    妇人醒后带人按梦中指示采药,果然病情好转。后人将此方录为《清凉秘录》,传承至今。
    结语:一座寺,一座山,一段民族记忆
    清凉寺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它更是一部口口相传的历史长卷。从黄帝蚩尤的战鼓,到禅师肉身不腐的禅定智慧,再到民国僧侣舍生护寺的英勇,无不展示了中华文化中“人神共在”的时空交融。
    
第(4/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暗恋老板多年,他却对别人温柔相待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诸天皇帝聊天群开局一座核心舱不装了,我就是绝世天才楚枫楚月分开后,腹黑前夫天天哭着求复合武神至尊我在六零供销社搞代购快穿:为了活命,只好攻略女主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