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候的百姓。他们已经不是人了,是两脚羊,是五胡餐桌上的一道菜。”
    “啊?这些,怎么以前都没听你们讲过”
    “那样的岁月,即便只是回忆,亦是痛苦,更别说讲出来。说起来我们这些乌衣巷的人,还能忙时碌碌,闲时清谈。要感谢一个人”
    “谁啊?是这个房子的第一位主人故丞相王导”
    “中兴的首功当然是丞相,但首倡南渡的却是咱家更亲近的人,我的君父王旷。”
    “他是个怎样的人哪?我从没有听你们谈起过他。”
    “我也未曾见过,甚至连你君父(王羲之)也记得不深刻,他虽首倡南渡,却未曾南渡,只是让他的弟弟王廙王彬带着籍之羲之兄弟渡江,那年大约是永嘉元年(307年)。这些事情,我也是后来听你君父晚年提起的。”
    郗璇与谢道韫站了起来,天色渐晚 ,吃过晚饭,哄睡了小外孙刘涛,婆媳两人走到园子中,又重新之前的话题。
    “那君祖,后来如何?”谢道韫折了一支晚开的栀子花,插在窗边的花瓶里。
    “不知道,在北方的一次战败后就没了消息,或殁或降,或隐居山林。”
    “那时候君父多大年岁。”
    “六七岁的样子吧,他本来就话不多,经此变故以后,说话就更困难了。很长一段时间,王家的长辈都以为是傻了。”
    “君姑,你刚才说,你的命运也是半点不由自己,莫非你心中也不悦君父”
    “那倒不是,虽说当时郗王联姻是政治需要,但逸少却是我自己挑选的如意郎君。”
    “你自己挑选不是有东床坦腹和东床驸马的典故吗?这故事可是美谈,小时候我的耳朵都快被父亲和叔父给磨破了。我记得清楚,是门人来这个府上挑选,丞相回手一指,王家的儿郎都在那里,门人看到其他人都很紧张拘束,唯有一人袒胸露腹,仰卧东床,甚是潇洒。”
    “这事你倒是记得挺全。但没有人问一句,那个门人是谁。他有什么权力给郗太尉择婿。”
    “是啊,你这么一说,这故事还真就有些假了。”
    “故事倒不是假的,只不过那人虽有权决定择婿,但却不方便出现在故事里,就以门人代替了。”
    “那会是谁?”
    “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鉴昭行抗战:人称侄帅,我来主宰黄埔系一剑吞鸿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重生1979姜小白灾年先断亲,手持空间赚翻天!太太让位白月光,父子夜夜求原谅不复婚不回头,豪门弃妇独美你另娶新欢,还想逼我当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