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在浦口停住,等待着轮渡,面对长江两岸繁忙的交流,即便是每天1百只轮渡也无法满足需求,也正因如此,才催生了江上的那条巨龙,全世界最长的大桥、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等等,1系列的名头后面是艰巨的任务。
随着汽笛声响起,轮渡靠岸,1列火车就这样被轮渡背负着驶往对岸,水天1线处,广阔的长江给许多第1次南下的北方人极大的震撼,第1次切实感受到什么叫做“天堑”,置身舟中可比后世人在桥上看的还要壮观。
在1阵低声惊呼后,人们渐渐归于平静,与徐前希同车厢的1些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尽管徐前希坐的软卧车厢已经是环境很好的了,但坐火车依然是1件很累人的事情。
第1次到南京的徐前希人生地不熟,不过好在有海军的人来接待,将其带到了南京海军士官学校的园区。
海士的位置与前清的江南水师学堂并不太重合,但也离得不算远,靠着小粉桥,北边就是钟楼和鼓楼,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大学那1块,整个学校华洋建筑皆有,前者基本是徽派建筑,粉墙黛瓦悬山顶,而后者则是英伦风的建筑,红砖尖顶大礼堂,路两旁种着的都是南京最常见的行道树——悬铃木、无患子或者银杏。
徐前希来的不算早,或许是因为海6军在伞兵问题上掰扯的时间比较久,因此动身较晚,等他到的时候,距离开班也没几天了。
对于军官修习班,徐前希也不算陌生了,之前在空军也上过,听对方介绍1番发现也大同小异,修习班规模不大,也就2百人上下,时间也不算长,从11月到来年1月,接近3个月时间。
场地就借了海士的教室上课,至于宿舍,可以申请,因为修习班并不是正规军事学院,自然也就没有封闭式的管理,不住在学校也可以,不过大部分军官都是从天南海北来的,而且周围邻着好几所大学,房子也不好租,因而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住宿舍,反正海军的环境又不差,住外面未必比得上宿舍。
而在这里上课的学生基本都是3十岁上下的青年军官,最年轻的是1位26岁的上尉,原厦门海军士官学校6战科的毕业生,刚刚入役两年就迎来了6战队重组,而最年长的1位则是少校军衔,3十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