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显荒凉的官道上,车马辘辘,一行将近百人的队伍缓缓踏过,扬起一地的沙尘。
这支队伍之中多为青年男子,而且个个体魄健壮,神完气足,一看就是有武艺傍身。
而骑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的两人,更是气息绵长,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别样韵味,显然是有着不俗的内家修为。
饶是如此,他们仍旧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按着腰间的兵器,神情谨慎的观察着周围小路。
此情此景,在很多武侠剧中都十分常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支有镖局护送的商队。
普通的山匪贼人在出手前都会先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吞下这支队伍。
当然,依着江湖规矩,即便有能力吞下队伍的强人,大多也不会真的出手。
毕竟刀剑无眼,谁敢保证自己和手下能在对方的反抗下全身而退,若是出现伤亡,便需要医治,而次数一多,寨里都是伤员,以后啥事也别想干了。
相同的道理也适用于镖局这个行业。
一般来说,按照道上不成文的规矩,镖局在外送镖的时候,如果在路上和山匪碰见了,都会互相报上名号,然后便依照彼此的声望差距,镖局留下相应数量的买路钱,就能够顺利通行。
总之,一切以和为贵。
这年头,活着都不容易,大家都是来讨生活的,自然要和气生财,何必非要打打杀杀的呢?
至于眼前的这支队伍并非正规的镖局,而是一个叫做青山宗的江湖门派。
青山宗的整体实力不强,差不多只是二流的小尾巴,也因为如此,宗门平日里并不算太过富裕,为了日常的开支,便时常会去接一些营生。
一般来说,江湖上的门派,有田的放租、有钱的开铺、有名的行镖。
青山宗便恰好属于第三者。
说来惭愧,青山宗祖上也曾经阔过,最鼎盛的时候,属于开武林大会时都有发言权的那個级别。
但可惜,距今大约五十年,青山宗遭逢灾劫,门中高手十不存一,连独门绝学都失传了部分,以至于后辈弟子难成气候,现在沦为一介二流门派。
如今的青山宗,名下只有几十亩下等田,也有着勉强饿不死人的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