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革命,服务人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走出象牙塔,走进基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接受贫困挑战,带领农民致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勇挑重担,勇立潮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等等的标语,而且她父亲母亲的工厂也下发了,每家必须得有一个子女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通知。
而当时的他们家,她姐姐看好人家,马上就要结婚嫁人了,而她的双胞胎弟弟,从小就身体不好,如果让他去下乡,估计还没等他坐车到下乡的地方,就得为革命牺牲。
可余青青当时还是个柔弱的小姑娘,家里人就商量,实在不行把姐姐的婚事往后拖一拖让他们大姐报名下乡。
可当时的余青青在学校就主动报名下乡了,当他回家后就把这件事说了,气得他妈还打了她一顿。
但家里人都知道余青青这样是为了家里人着想,所以余青青的父母几乎拿出了家里一半的积蓄给余青青置办了下乡的一切能吃的能用的东西。
而且在余青青下乡走的时候,还给余青青带走了一百块钱防身,而余青青的姐姐,也把自己这些年存起来做嫁妆的一百二十六块钱都偷偷缝进了她送给余青青的新衣服里。
后来余青青在农村遇到了一个喜欢的小伙子,就在农村里结了婚,她本来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会在农村度过。
可在她生下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时,却传来了高考恢复的消息,然后他和他丈夫就都报了名,说要一起去参加高考。
余青青的丈夫虽然是个农村人,但也是那个村唯一的高中毕业生,而且他本身也特别热爱学习,后来就是在他们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一起考上了京大,只不过她念的是经济学,他丈夫念的是土木工程学。
最让她放心来海市的原因,就是她婆婆和公公为了让他们好好上学,就拿出来全部家产在京市买了一个小院子,并把她的孩子们都带了过来一起生活。
而对比余青青幸福美满的人生,他们宿舍的二姐,也就是魏素芬的经历,却一点也让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