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玉液酒?董其昌想想就心疼,自己前几日买了两瓶,花了一百多两银子真是心疼的要死。
现在用二十张宣纸,就能换了两瓶贵到天际的酒,想想还是挺划算的。算了,就帮这小子写几个吧,就当自己练字吧。
“师伯是看你小子可怜,才帮你写这几个字的,可不是看上你那两瓶酒。
你小子要知道好歹,别回去跟你老师瞎叭叭。
赶紧的,给师伯把墨汁先磨好,把这大碗装满。”
“不会的,不会的,侄儿我嘴严的很。”
大少满心欢喜,端过那个大海碗,嗨嗤嗨嗤的开始磨起墨来,好长的时间,总算把那大海碗装满。
于是大少便看见董其昌把一张如小棉被一样大的宣纸铺在了桌上,拿起一支比自己小胳膊还粗的大毛笔,笔走龙蛇,挥毫如舞。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二十个神采奕奕,充满着古朴与沧桑的大篆体,就摆在了程风的面前。
回家的路上,柳隐忍不住的问:“少爷你要那这么大的字要做什么?要写在家里的墙壁上吗?”
大少哈哈大笑:“不,本少爷要用这字去写遍全世界可以写字的地方,我要让咱中国的子孙后代,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那里是中华故地。”
柳隐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少爷说的到底是啥意思。
……
十二月初十,大少风尘仆仆的跑回台北,来到机械厂找到袁丙辰。
“袁老太爷,麻烦你们帮我把这二十个字,用薄铁板刻出来,我急着用。”
袁丙辰打开宣纸一看,好家伙,一张纸一个字,每个字都有大八仙桌这么大。
不过刻字嘛,那是老本行,都干了几十年了,在场的几个老头都能信手拈来,
老头们在帮忙刻字,大少找到原南京营造司的一群未安排具体工作的工匠。
他们这群人比较特殊,有二十几个老头的主要技能方向是寻找各种矿脉。
还有十几个老头就是搞石雕的,雕个狮子,雕个马,打个碑刻个字,不在话下。
当前在台北还没有他们合适的工作,这四十几位老头就在这里吃闲饭养膘。
因为每天都能吃